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橫明> 第367章 不是不選,而是不得不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7章 不是不選,而是不得不選 (1 / 3)

一個掌櫃都能認識到鹽引折中法的好處,朝廷的官員們不可能意識不到。

刨除有人從中牟利外,更多的原因也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哪怕是強橫的大明,也確實需要那一百多萬兩的鹽稅。

隨著人口的增加,稅負在一定程度上是落後於人口增加。

在各種稅務增加空間越小的前提下,只能是抓住僅有的手段,不能讓朝廷歲入越來越難看吧。

所以,在思考上,人們已經想了許久,增收的法子沒幾個……

內閣除了張居正的一條鞭法能有效改善經濟外,其他人大多是修修補補,並未能有根本的改善。

然而,張居正留下的底子,又被萬曆三大徵消耗,更加沒有底氣去重新拾起來折中法了。

不過……一切都是在方書安出現之前的情況下。

他出現之後,朝廷的資金已經不再是問題了。

現在,戶部找到國債這個大殺器,還有各種產品的股份,現金流已經是十分充裕的存在,一百餘萬的鹽稅雖然不少,但是現在已經不是必須要加上的東西。

而如果能再次施行折中法,加強邊關的移民控制,讓邊疆再恢復此前的情況,對於方書安下一步計劃,是十分有利的。

先不說哈密地區的棉花種植區,就是河套周圍的各種礦產,都需要去拿回來。

更不要說,每一個穿越者,都有一個桑葉夢,想要把版圖變成桑葉,首先要讓民眾對於邊境有十分迫切的訴求吧。

只有是邊關有利可圖的情況下,人們才會恢復曾經的行為。

若是沒有利潤,也就是賠本唱吆喝。

例如現在北大荒的屯田,還需要朝廷一的向當地流放犯人,甚至於是花錢送些流民過去。

如果此時有折中法存在,商人們早就屁顛的跟在軍隊後邊,說不定現在已經將北大荒徹底征服了,哪裡還需要熊廷弼費盡心思的挖人過去?

折中法……

方書安默唸幾次,將其好好記在心裡,找個機會和老方好生探討一下,恢復折中法的可行『性』,現在財政壓力小,泰昌帝朱常洛也需要新的功績。

而且,現在大明表面上看人口有六千萬,實際上恐怕一億五千萬要有。

內地人口壓力巨大,而想辦法將人群引誘到邊境地區,解決內地人多的情況十分有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