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出來水相和油相以後,不過是分離提純的第一步。
後邊還有,“正心,把活『性』炭投進去!”
方書安看情況差不多了,開始指揮著進去下一個步驟,活『性』炭吸附。
沒有其他的手段,只有用活『性』炭吸附水箱當中的成分。
攪拌是個體力活,方書安指導如何進行攪拌以後,便讓工人們去『操』作。
隨著活『性』炭的加入,渾濁的溶『液』開始變得澄清。
等到溶『液』裡沒什麼顏『色』以後,遂停下,進行淋洗。
有序進行下一步。
淋洗也有要求,不能用普通水,哪怕就是開水都不行,他需要蒸餾水,確保產品沒有熱源。
而且,就算是淋洗,也不用普通中『性』水需要改變酸鹼度。
先用酸『性』水,還是方書安用處理過的白醋,加入蒸餾水製成。
隨後是鹼『性』,還是用低當量鹼『液』配置。
先酸後鹼,其實本質上算是利用柱『色』譜原理進行分離。
而隨著東西流出,方書安終於得到他想要的青黴素,雖然是沒有乾燥,雖然是有效單位很低。
一個發酵桶,足足兩百瓶有餘。
或許純度不夠,或許過敏現象明顯,但是在大明這將是最為有效的消炎『藥』!
看著得到的產品,方書安感覺像是看著親兒子一般,那種成就感,不是任何事情能比較的。
此時,他真想抱住,挨個親一口。
康正心看著勞動成果,也是十分喜悅。“先生,這就是您說的青黴素吧。”
“是不是,咱們還需要實驗,這樣,取幾瓶樣品,讓我帶走拿到實驗室進行實驗。”
根據方書安此前要求,在實驗室已經培養了一些常見菌,而這些,拿來做青黴素驗證實驗,對於有效的判斷,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