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書安和熊廷弼這樣的年輕人都能將遼東整理的有聲有色,他一員老將還能發揮餘熱,也是老懷甚慰。
“劉老,您做的好,說不上名留青史,也能在大明史冊上記下一筆,若是做不好,於少保前車之鑑啊。”
方書安一出門,便看見劉綎在看著院子裡活動的學子們。
“哈哈,你小子,你以為就你自己看的清楚?你可知為何陛下和閣老都未提及此事?”老劉露出十分慈祥的笑容。
“難道是他們忽悠你?那不可能啊……你又不傻……”
傻還沒說完,方書安知趣的閉上嘴巴。
對於方書安這樣目無尊長的言論,劉綎已經習慣,“你小子開口閉口就是陛下和你爺爺忽悠老夫,虧你也說的出口,還有,你說誰傻呢?”
“我……這不是一時嘴快麼……”方書安陪著笑說道。
“我看你啊,目無尊長,遲早在這上邊吃虧!”劉綎表情嚴肅的說著,但是動作一點沒變化。
看的出來,他是真心看好方書安,連嚴厲訓斥都不捨得。
方書安畢竟是後世那個人人平等時代過來的人,想要將皇帝向神仙一樣供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於他對待下人和屬下的態度,也都令別人不習慣。
不過反正他的名聲早就在外,劉綎也就是說說,並未較真。
也就是方書安這樣的態度,人們更願意和他親近,若是和別人一樣,溜鬚拍馬、曲意逢迎,他也不會得到大佬們的青睞。
“國事艱難,你們都能頂上來,我們這些老東西當然也能,等到我們頂不住的時候,你們剛好也就成長起來。咱大明能有今日,不就是老人帶新人麼?”
老劉說著,眼光看向東南方向,那裡,他從一個愣頭青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大明的柱石。
現在,是時候為其他後輩修橋鋪路了。
“放心吧,老夫一把老骨頭,還能將你們扶上馬,送一程。”
他說完最後一句,便自顧自的笑笑離開。
院子裡那些學子,還有身旁的方書安,便是老劉做這一切最好的源泉。
喜歡橫明請大家收藏:()橫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