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橫明> 第493章 高薪養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93章 高薪養廉 (2 / 3)

但是不能隨意的造啊,至少要保證整個學院財務狀況良好,能夠保持長期穩定的執行。

“你們也不想想,若是學院的薪餉比別處高上很多,那過來應徵做老師的,早就已經門庭若市,怎麼會像現在一樣,找到一兩個合適的教授,都是難上加難。”

史可法無奈的嘆氣。

其實,這個事情並不是表面那麼簡單。

明末的讀書人,雖然不要臉的很多,但那是在面對生死存亡的死後,他們可能會選擇苟且偷生。

在不關係到生死的情況下,如果只是利益的多少,還真有一些人還保持著他們文人相輕的態度。

你一個書院怎麼了,不過是新建的東西,怎麼跟自己所在千年傳承的書院相比?

像是畢懋康那樣通情達理的人,還是太少。

畢竟,在多數人心裡,還是傳統的狀態,大家比較的,就是哪一個版本對經典的解讀更適合眼前的科舉。

而畢懋康不一樣,他雖然是個讀書人,但是同樣算是開眼看世界的科研工作者。

某種程度上,他和徐光啟都是大明的本土科學家。

科學的進步,就是在思維的碰撞和技術的不斷改進中產生的,所以,他們屬於相容幷包的型別。

因此,雖然是同樣是一個書院的山長,但是在畢懋康的觀念裡,很少把學院作為自己的競爭對手,因此交流也比較多。

誰是自己的對手,畢懋康很清楚,他們是傳統書院,競爭的必然是大明各地的書院。

學院則不然,雖然也有四書五經的教學內容,但是更多的在科學等方面的內容。

外出和留校的學生們,都還有時間在京城盤桓一陣再走,但是對於去六部的學生,就不一樣了。

他們甚至於還鬧出來一些小波瀾。

自從有宋一朝,刻意打壓任俠之風后,尚武之風便開始大打折扣。

別的不說,大明官員和士大夫沒有隨身佩戴兵刃的習慣,所以進入六部學院學生們就成了異類。

大家都已經不帶大寶劍出入有七八百年,現在突然有人這麼搞,那絕對就是話題性十足。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