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四家啊,難怪沒有他們……”巴達禮學著漢人捋著自己鬍子。
不過這樣一個動作,在撲爾蓋眼裡,更加表現出了巴達禮強作鎮定的心理。
那樣捋鬍子的動作,都是上年紀的長者才會做出來。巴達禮不過三十歲上下,做起來怎麼看都不協調。
即便是因為他常年在草原奔波,看起來和關內四十餘歲之人差不多。
“難道說,這次的意思,是幾家平分,而不是像原來一樣,找到多個代理?”
巴達禮想著,突然想起來什麼,如果來的人少,那麼看來就不是讓幾個部族合一個,最後分成四五個代理完事。
看現在的意思,一共也就到場四個人,那麼最後下來應該不會超過兩個。
“大王子,我與您的看法類似,這次他們的意思,應當是不要太多代理了,畢竟人多以後,更容易打架。”
撲爾蓋說的很直接,巴達禮點點頭表示贊同。
自從遼東建奴事件之後,大明在草原經營的策略進行了修訂。
此前他們更加傾向扶持相對弱的一個,去對抗最強的那一股勢力。
比如此前在遼東,葉赫部是最強的那個,建州部不過是用來牽制葉赫部。
誰知道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建州部慢慢變成的最強的那個。
而在遼東平復之後,朝堂對於草原的政策,最開始是傾向於喀爾喀。
但是啊,今時不同往日,因為財富的存在,喀爾喀膨脹的速度實在是太快,基本上一年時期,整個部落的財物情況就有了大幅提升。
如此一來,宣大總督趕忙向朝堂陳述詳情,權衡利弊之下,後來的事情,便在草原找到幾個不同的代理。
權力分散以後,至少無需擔心喀爾喀或者科爾沁繼續快速膨脹,不會發生一家獨大之事。
一會兒,劉大康便陪著一個人進來。
打完招呼之後,那人的位置竟然挨著劉大康!
看來,是京城來的貴人,一般人不可能得到劉大康如此禮遇。
“諸位,首先感謝你們趕到此處,接下來,咱們也不廢話,直接開始吧。”
劉大康並沒有介紹身邊人,而是選擇開始。
如此,更讓巴達禮鬱悶了,一個地位能和劉大康平起平坐之人,竟然沒有一點名聲?
“大王子、撲爾蓋大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大康簡單做一個開場白,便繼續說著。
“諸位想必也知道,我大明正值國喪,所以禁止歡愉。明人不說暗話,那些給各位提供的酒水,可不是特別製作的樣品,它們是專門從庫房當中取來,可以代表大明釀造的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