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橫明> 第568章 墨菲定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68章 墨菲定律 (1 / 4)

比如其中一個面臨一個問題,要將巨量的水泥砂漿在儘量短時間內完成,而且高度不是四丈,是翻了幾倍,高達十丈的操作面高度。

那麼,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在十丈高度以上的澆築問題。

以前用的龍門架,都是經過特殊設計,想要加高到十丈,現有的設計無法完成。

幸虧現在沒開工,也幸虧早點發現問題。

如果等到進場以後才發現工具不能使用,那可就是大事件。

事實證明,有些事情,越是擔心他會發生,就越有可能發生。

大工地上一般也就是三兩層的建築,所以沒有太高的危險,同時都是小規模建築,不存在超限的情況。

儘管此前在學院嘗試過大型單體建築的實驗,但是體量不是一個檔次,所以沒有特殊情況。

這次為了要修建好,隊伍在完成基礎的訓練之後,在學院新圈了一塊地,進行一比一的實驗。

當然,學院修建好之後,也不會浪費,將會作為大禮堂使用。

如此大手筆,別說是工部了,內閣諸位大佬都感覺可怕。

也就是鋼筋混凝土的結構造價成本低,如果換成是當初的金絲楠木結構,想要單獨建一個,也要百萬兩銀子的消耗,誰都不會傻到要去做。

雖然此前建極殿皇極殿等建築的規模都不算小,但是那是木質結構,修建的方法有根本的區別,比如不存在攪拌水泥和頻繁吊裝以及運送的問題。

十餘丈的龍門架,對剛才的結構和強度都有新的需求。

好在,重量還不是那麼離譜,用大一號的鋼材進行雙倍固定以後,尚能使用。

而最困難的,就是要在十丈的高度上搭建腳手架,而且腳手架不僅僅用來走人,還要讓工人們一趟趟的反覆推著斗車來倒混凝土。

以前的建築,只需要用木材作為支撐柱子搭建腳手架即可,但是他們有著負重的要求,所以要用到鋼管。

在此之前,因為鋼管生產有困難,所以方書安寧可使用角鋼,也沒有想過使用鋼管。

但是在腳手架的問題上,再也沒有逃避的可能,所以在專案開始之前,方書安已經給開平鋼鐵下了訂單,要求他們生產一些鋼管出來。

大明所在的時代,生產鋼管的成本不少,而且還不是無縫鋼管。

就這樣,他還是下了訂。總不能因為有生產難度,就放棄使用,以後其他地方使用機會還多著呢。

生產好鋼管之後,以後進行大型工程搭建腳手架都能用到,怎麼說也不是一次性的產品。

最主要的是,方書安想著透過鋼管的工藝,讓鋼鐵廠有所準備,將來的某些產品,不可避免的要使用鋼管。

鋼管解決腳手架問題,也終於能開始嘗試在超高作業面上進行水泥砂漿澆築的工作。

在進行了五天的預備以後,在一個稍微有些涼的早上,隨著劉青一聲令下,人們總算開始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單體水泥建築的建造。

幾十個攪拌機,排成整齊的陣地,邊上提供動力的腳踏翻車有兩組,每組攪拌完成一鍋鋼筋混凝土,便會休息,由另一組進行替換。

看現場的壯漢們,都脫了衣服,光著膀子進行操作。

以往翻車上有三四個人就行,今天為了加快速度,並且保證砂漿的質量,人們採用增加一倍的操作,將翻車做成六個人操作,如此一來,整個攪拌過程也就不存在力道不足的問題。

加滿料之後,攪拌機嘩嘩開啟,一會兒功夫,一鍋砂漿攪拌完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