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西域認識更清楚,也找到更多適合屯墾的土地。
為了能夠長久的保證西域的安定,朝廷開始從內陸征伐貧苦人家。
尤其是那些在窮山惡水當中的人,土地貧瘠到無法種植,人口卻在不斷繁衍,當地的環境根本無法容納。
這裡邊,既有大量的明軍衛所軍,也有不少羈糜州的百姓。
他們在當地,根本就是最下層的最下層。
尤其是在監稅司的審查出來之後,他們就更加沒有空間來幹過去喝兵血的事情。
多餘出來的人丁,要麼拉家帶口,要麼獨身男人,都被各種各樣的口號忽悠到了西域。
所有人在半路的時候,都感覺自己要去送死。
但是在經過巴里坤湖,到達天山南北的時候,他們才意識到,這裡是怎樣的人間天堂!
稍微耕種之下,就能比得上江南水鄉的水平。
未來數年時間,向西域移民都是大明的基本國策。
西去的商隊更是絡繹不絕,新式減震馬車帶著大宗貨物,在駝鈴的應和下,緩緩向西。
那裡,有大量的黃金白銀等著他們去賺取。
西南地區,在商隊的需求下,當地衛所軍帶著百姓們還是採摘種植藥材,還有各種菌類。
靠山吃山的傳統,他們不能丟。
隨著大量的中成藥開始出現,人們對藥材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
比如一些常見的避暑藥劑,還有一些驅蟲配方,以及緩解水土不服的湯劑。
銷量大的驚人,以前沒人有這樣的需求。
現在人們流動越來越大,也就有越多的人,要有隨身攜帶的產品。
再說東南方向,那裡才是熱鬧,不但是整個大明的經濟核心,更是現在貿易的主要來源。
每天有數不清的貨物,從幾個市舶司裝船,然後運往定製產品的目的地。
只要參與過遠洋貿易之人,都會發現一個事情。
海洋更加廣闊,能帶來的東西也更多。
未來,還是在海上啊!
為此,多家商會申請組織探險隊,去各地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