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哭天搶地,那母老虎一樣的大喊大叫讓袁浩不覺的掏了掏耳朵。
“哦,我記起來了,今早是有一隻蘆花雞在廚房裡搗亂。”那雞已經被袁浩殺了吃了,剛才那隻雞腿就是它的。
“不就一隻雞嘛,我賠給你。”
說著他就往腰間。拿出一粒碎銀子來。
普度大師與南宮楚面色嚴肅駭人。
一鶴住持怒道:“不知悔改。來人,拿戒尺。”
普度大師捏著佛珠低低斥責道:“佛家五戒:
第一戒,戒殺生,不分大小。盡滾水,莫傾地,免蟲命拋。
第二戒,受真正,切勿偷盜,想損人而利己,如偷同條。
第三戒,戒淫念,莫貪美貌,耗元神,傷性靈,地獄難逃。
第四戒,戒妄語,虛浮不要,言忠信,行篤謹,老老實,至誠道。
第五戒,戒酒肉,厚味除了。酒亂性,發無明亂氣躁,穿腸毒藥早戒好。生靈肉,不可吞,冤孽難消,吃四兩,還半斤,他還嫌少。殺一命,還一命,無情可饒。
修心人,粗布衣,素食飽,清和味,神氣飄瀟灑自在多逍遙。”
“南宮沐你連犯四戒,是為師教導無方,育才不能。你受了這四十戒尺便隨南宮城主回擁督城去,我們師徒緣分也算是盡了。”
“師傅。”
袁浩想不出話來辯解,自己做的實在太過了些,古人注重這些禮儀法度,可自己肆意妄為不懂約束,怪就怪自己太過嘴饞。
袁浩真不想離開清遠寺,自從穿越過來拜了普度大師為師,他就對自己徐徐教導傾囊相授。
袁浩資質不錯,但悟性太差。他記憶超然對所有功法都能倒背如流。卻不能把精氣化為靈力為自身所用。就跟文人墨客一樣只能紙上談兵。
普度大師雙手合十冷冷道:“不必多言,你枉我法度,對佛門不敬,念你年幼無知,四十戒尺已是法外開恩。”
袁浩自感無望,普度大師所說在明確不過了,可他隱隱期待他的便宜父親南宮楚,能為他說兩句話。
南宮楚雙眉緊皺怒目而視道:“自作劣不可活。請方丈不必手下留情。”
袁浩抬頭看向他,南宮楚冷哼一聲,氣惱的揮袖背過了身去。
看來離開已成定局,袁浩心中酸楚不以,這十年來別說他從未下山,就是清遠寺門口也沒有踏出過半步。
外面的世界他都是爬上東牆那顆高大的藍楹樹瞧見的。
“師傅,戒尺取來了。”
正當袁浩自憐自艾的時候,慧明將戒尺雙手恭敬的捧在手心裡。
普度大師冷漠地伸手一揮發話道:“行刑!”
慧明拿著長一尺,寬一寸的戒尺。不忍心的握緊了些,這個小師弟可是他們清遠寺的開心果,說書先生。
他們幹完手裡的活都會纏著他講講故事,他的故事比流傳千古的神話還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