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資料當然不符合實際加工規律了,因為我們用的是隨機資料啊。”
“李教授還說,咱們用的資料都不符合實際加工規律,那咱們找出的模型就更不符合實際了。”
“他提問題的點錯了。我們是要驗證,神經網路和遺傳演算法可以從幾十萬條的資料中找到模型,我們的目的是驗證方法,而不是從資料中尋找模型。如果連隨機的資料都能利用這兩種演算法找出模型,那有規律的資料不就更能找出模型了嗎。”
“我和李教授解釋過了,但是他還是揪著資料不符合實際規律的問題不放。”
“不用管他,他沒接觸過這個行業,他不懂。還有什麼問題?”
“還有就是,他說神經網路演算法不行,因為他二十年前用過,什麼都沒有算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神經網路演算法有很多的分支。他用過的那個神經網路演算法我知道,現在也確實被驗證,那個方法不管用。但是我們用的這種神經網路演算法是另一個分支,工作原理完全不同,不能相提並論。這個問題也沒有意義。還有什麼問題?”
“再就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問題了,就是單純的群毆我。群毆時間長達十分鐘。”
“變態嗎?怎麼毆的?”,這種打擊學生自信的方式,是我最反對的。
“語言攻擊,說我們做的東西太虛,沒有實際用處,漏洞百出。還嘲笑我。”
“嘲笑你?這麼下作的事情他們都做的出來。”,在我眼裡,這些欺負學生的老師,就像回家打媳婦的男人,無能!
“我和他們說,我在研究生階段可以發表四篇sci,他們聽完後,笑的前仰後合的。他們說,咱們學校博士,四年都發不出一篇sci,我一個碩士想發四篇,是痴人說夢。”
“他們拿爛博士來作標準,也真是有水準。羅宇,該講的道理,你是否都已經和他們講清楚了?”
“我就只能講我知道的,就是我們討論過好多次的東西。但是,我畢竟知識有限,沒有辦法理解所有的東西。比如說李教授用過的那種神經網路演算法,我壓根就不知道,所以也沒有辦法回擊他的問題。”
“沒事兒,隨他們怎麼說,你別往心裡去。你剛開始做,很多東西不懂很正常。慢慢的,等你懂的多了,就好了。我心裡有數,你就按著我的思路做,沒問題。”
在瑞典這麼久,看了幾千篇的文獻,對科研走向的把控,還是非常自信的。
“那行吧,你說能做,那咱們就做吧。”,羅宇的情緒依舊很低落。
“羅宇,你不要有心理壓力。我給你一個月的時間找影響因素,一個月的時間找模型。科研上遇到什麼問題,及時和我溝通,防止偏離航線。”
“好,我試試吧。”
“對於外屆的聲音,對你的科研有實質性幫助的,一定要聽。但是,對於那些風言風語,就要學會濾過。心理上的困惑,也儘量和我講,我們一起面對解決問題,心態有的時候比能力還重要。”
“好,我知道了。”
人們常講,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我想,這些所謂的導師,可能對這句話有誤解。
這個“門”,應該學術世界的大門,是個比喻;而不是實驗室的大門,真是存在的物體。
或者,這些所謂的導師們自己,都還沒入門。
喜歡人參生存法則請大家收藏:()人參生存法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