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你不會在上班的時間做這件事情。”
“當然。”
“嗯,我相信你,你是咱們瑞金的老員工了,公司很多的規則你都是非常清楚的。”
“當然,約翰,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你知道,我還有幾年就要退休了,我相扶持你做研發部的領導者的。”
“哦?這個我沒有想過,但是很感謝您信任我。”
我不知道約翰想說什麼,我只能用最簡單的語句回答他,防止碰上那個雷區。
雖然瑞典的文化是扁平化,人人平等,但是長在等級制度森樣文化下的我,這麼多年一直沒有改變小心翼翼的特點。
俗話說得好,小心駛得萬年船啊。
“是的,我有這樣的想法。所以,你的能力很重要,你的經歷和見識更加重要。我曾經聽你說過,市理工是一個關係複雜的地方,人心更加複雜,是這樣吧?”
“是這樣的,在市理工,和人交往廢掉的腦細胞比做科研的廢掉的腦細胞更多。”
“所以,你要是做那裡的院長,其實是可以透過這個經歷,學到很多的管理技巧。”
“呵呵,希望是這樣,而且我很認同瑞金的管理制度,所以更希望可以把我們瑞典的管理方式引進到市理工。”
“那就太好了,就當是一場練習吧!”
“你同意了?”
“你有隨意支配下班時間的自由,你也很專業,不會把不該說的事情說出去,我找不到不同意的理由啊~哈哈哈......”
“呵呵,謝謝你,約翰。”
“不用客氣,我很瞭解你,也很信任你。不管怎麼樣,你能主動和我說這件事,我很欣慰,在咱們瑞金溝通最重要,呵呵......”,約翰輕輕的拍了拍了我的肩膀說。
我沒有想到約翰會這麼輕鬆的同意了。
不禁想到當年,我想去蠻州工業做博士後的時候,我想和企業籤專案的時候,還有最後我要向市理工辭職的時候,李教授的萬般阻撓,每一步都邁的那麼難。即使已經過去了那麼多年,但是每當想起,心中還是隱隱作痛。
當年,其實我不是必須要辭職的。
瑞典的學校沒有三六九等,不管你是哪裡畢業,不管你是不是碩士、博士,只要你有能力,你就上。
當年我應聘瑞金的時候,瑞金沒有看我的任何材料,只是簡單的讀了一下我的簡歷。
然後就是聊天,馬丁和其他的面試人員和我很聊的來,也覺得我適合這個工作,我就被錄取了。
當然,後來馬丁也說,他個人就很喜歡中國人,因為中國人勤奮、聰明、效率高,所以他當年在200個應聘者中選出來3箇中國人和一個瑞典人。
我之所以要向市理工積極的辭職,一方面是對李教授負責,一方面確實想以後要回國的。當時我完全不想換國籍。
但是,李教授覺得我這麼積極的辭職,肯定是因為這是瑞金的要求。所以一直不接受我的辭職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