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順便也看看,佃戶家有沒有合適的壯勞力,或是機靈的小子,有合適的,讓他們去店鋪裡面幫忙。”
“好的爹。”
趙清虎最後看向了大丫三個姑娘。
她們最近都跟著顧莜莜學習刺繡,跟著顧凌軒學習讀書識字,效果不錯。
姑娘家掌握刺繡的手藝,在古代也是一個謀生的渠道。
手藝好的繡娘,甚至可以自力更生,這是安身立命的手藝。
至於說,教導她們獨立自主,趙清虎目前還沒有這個想法。
混濁社會中,清醒的人是痛苦的;清醒之後卻無力改變社會,改變自身處境的人會更加痛苦。
趙清虎可不想自家的丫頭,日後都痛苦過一生,當然了,也不能讓她們渾渾噩噩,去信奉那狗屁的三從四德。
“大丫,爹教你記賬盤賬吧?”
大丫面露意外,“爹你還會記賬盤賬啊?”
趙清虎傷心了,小棉襖不貼心了,還懷疑他老爹的能力。
記賬盤賬有什麼不會的,借貸記賬法我不熟悉,可古代這流水賬,你爹我還不會啊?
算數這東西,一通百通,把數字算明白,什麼賬盤不明白?
咱們家才多少點家當啊,又不是什麼複雜的事情。
“大郎,你岳丈幫咱們家打造的船怎麼樣了?”
“已經好了,抹了桐油,再曬上幾天太陽就能下水了。”
“讓他繼續再打造兩艘小船。”
趙清虎打算用船來運送他們家的豆腐製品,竹溪可是連通清水鎮跟沿河縣的。
而且,往上往下,有不少村鎮呢。
等船隻進了慶河,那水面會更加寬闊,能走大船直通州府。
古代的陸路交通,永遠是比不上水路交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