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再明白點,就是全國各地的情況不一樣,有的地方效益好,工分就能是滿工分,而且摺合出來的rb就高。
像馬家村這樣的窮鄉僻壤,工分就沒有那麼多,含金量自然也不可能達到幾毛錢,一個工分能有一毛錢就不賴了。
但不管是什麼樣的地方,都少不了那些偷奸耍滑的人,這些人也是土改時,反對聲最大的。
儘管距離八二年到來還有很長一段的時間,但依然證明一個真理。
唯有勤勞才是活下去的根本。
曾尛站在地頭上往地裡面看,有些婦女的動作乾淨利索的就跟武打動作似的,但是有些人的動作就是在慢放一樣,這就是典型的磨洋工。
同樣是幹活,別人幹一天累的半死不活得到了六七個工分,可是那種時刻不忘偷懶的人如果被發現也就罷了,可如果沒被發現,那也同樣是六七個工分,擱誰心裡誰會痛快?
久而久之就沒有人和他們搭班兒幹活了,時間長了,這些人就被孤立出來,一旦孤立出來,想再佔便宜,還容易嗎?
我看難!
如今正值春播的關鍵時期,剛才在地頭的時候她聽到生產隊長將明天干活的時間提前到了早上五點鐘。
“聽好了啊,由於春播要講究速度快,今年天冷,地解凍的晚,所以咱們時間上已經是慢了,儘量在五天之內把地都種好,這幾天大家就辛苦點,早上五點上工,下午五點下工,一天給大家安排五頓飯,希望你們都好好幹,爭取這場春雨來之前,把地種好咯!”
第二天四點的時候,曾尛已經起來,看著大家先吃飯,後領農具,而後就直接去地裡幹活。
她在山上看到約莫八點左右,飯送到了地頭,晌午的時候他們自己回到村委食堂吃。
下午三點的飯送到地頭,五點下工之後還有一頓,一共五頓飯。
不過那飯菜的質量就不敢恭維了,早上就是稀湯寡水加粗糧做的饅頭。
晌午是麵條,可是那麵條少野菜多,下午也是湯泡飯加菜,晚上還是野菜麵條。
地裡面這個時候的蔬菜很少,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要麼吃鹹菜,要麼就是吃山上的野菜。
就山上的野菜,也是社員下工之後親自挖的,挖上來的野菜也能記個一兩個工分。
難怪這邊的野菜並不多,起碼沒有先前她執行任務的那個山裡多,合著這是村裡附近的山,能挖的基本上都挖完了,哪裡輪得到她來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是這天她就待到了十點就下山了,接著拜訪村裡的老人,接著嘮嗑。
等社員們下工,她又從頭到尾的過了一遍,沒有上戶口的,她會記錄下來,催促他們趕緊上戶口。
普查一遍後,倒是和村長給的名冊沒有任何出入,由此可見這個馬家村村委,倒是個認真仔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