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意與豐臣家一戰後,家康便從駿府移駕至京都的二條城。
此城位於京都的二條通盡頭,城以街道名稱命名,突出地立於四條街道的中央。
竹千代一行人抵達二條城後,走過名為“鸝鳴地板”的走廊,切身感受到人行走其上,地板便會發出黃鶯鳴叫般奇妙聲響的體驗。
然後家康便在二之丸御殿接見了他們,似乎早就等候已久。
雖然時態越發緊迫、戰事一觸即發,但當孫子帶著團隊踏入御殿時,依然讓家康顯出了開懷的表情。
“竹千代,你果然還是來了。不僅如此,你貌似還帶了團隊過來?”
“是,爺爺。這次我的隨行人員,包括名為四人眾的小姓、還有一刀流嫡系傳人小野忠明。”
竹千代畢恭畢敬地領著團隊,整齊劃一地向家康伏地行禮,他們從動作到節奏都非常默契。
“小野忠明?說的可是那位一刀流始祖尹藤一刀齋的嫡系弟子小野忠明?”
“正是,他是小孫在江戶的劍術師範。此次得知我將隨爺爺出征,忠明師範說什麼也要一併隨行,他說必定將拼盡全力以護我們周全。”
家康看起來對忠明甚感興趣,他倚著扶幾,上下打量了忠明很久,忽地很是感慨地問了一句。
“我曉得忠明在當今很有名望,也先後指導過將軍和少主的劍術,卻不知和宗矩相比較,誰的劍術更勝一籌?”
這本是隨意的一句話,但由於發言者的身份與地位不同,話語便變得格外有了分量。
即使忠明這樣的錚錚鐵骨男兒,也不敢輕易回答,當他慎重斟酌用辭時,時間已經悄然流逝。
竹千代當然不會對此坐視不管,他在這時機靈地接過話題,巧妙地回覆了家康——
“爺爺,人有兩面、劍有雙鋒,即使馳名天下的劍客,他們的劍法肯定也各有所長。”
“但最重要的是,聞名天下的這兩把劍,如今都聚在二條城為爺爺所用。所謂的劍指大坂城,大概也莫過於此吧。”
短短兩句話,竟聽得家康龍顏大悅,他霸氣凜然的童孔裡掠過一絲對孫輩的和藹之色,樂呵呵地笑了起來。
時年74歲的三河老狐狸,正作為此次西征的德川軍最高首領移駕於二條城,但此刻在竹千代面前的他,竟也和尋常人家的爺爺別無二致。
“哈哈哈,好個伶牙俐齒的少主。和將軍少年時可真是大有不同,不過我喜歡!”
家康笑眯眯地端詳著竹千代,用摺扇擋住嘴巴打了個呵欠,又慈祥地補充了一句。
“你們遠道而來,想必也是很累了。我讓小姓彌次郎為你們安排房間,先好生休息著吧。”
“有勞爺爺。”
竹千代又領著團隊向家康伏地施禮,之後便在家康小姓彌次郎的安排下,分別入住了二之丸挨在一起的幾套房間。
四月二十一日,二條城迎來了將軍秀忠,他攜正信和土井前來謁見家康。
這預示著夏戰正式進入戰前會師與佈陣,全城上下忙作了一團,從武士到女中皆是步履匆忙。
秀忠抵達二條城的當天,還來不及稍作休息調整,便立刻請求在本丸大殿謁見家康,他的殷切期待亦當即就得到了准許。
秀忠風塵僕僕地帶著正信和土井邁入大殿,卻赫然見到早就跪坐在下座的竹千代,他在瞬間也不禁感到訝異了起來。
從家康允許竹千代隨行出征以後,秀忠就知道父親寵愛這名嫡孫,但他從未料到就連這等機密議事,竹千代居然能獲准列席其間!
父子在如此重大的議事場合相見,斷不能將內心感受躍然呈現臉上,秀忠衝竹千代點點頭,便在最靠近家康的右側座墊上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