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罰?諸位不過忠於職守之事,何來責罰?”秀忠目光逐一掠過這些跪倒在地的武士,“正是由於你們的高度警惕,才杜絕了敵軍來襲、探子潛入的隱患。”
“如今你們急著查證之事,已被我目睹只是同僚疲憊落劍而已,諸位可以回到各自崗位去了。”
他對著這些武士頷首表示嘉許,在騎馬離開時,又語重心長地對他們強調了關於防守的要務。
“現在是大決戰前夜,諸位的敬責與嚴謹固然讓我感動。但切莫忘記,我軍足有兩萬之眾,任何騷亂都可能引發相互廝殺的意外。”
“從這刻起,任何異樣動靜,皆由最附近的兩支哨兵或巡邏兵前往探查。”
“一旦確定敵情或危險,即刻以‘有西獸潛入’為口號大喊,其它人須立即前往支援。”
短短三句話,秀忠便重整了整支大軍的敵情通報與支援體系。
這位因在關原大戰裡遲到、以及重大戰事裡幾近無所功績的將軍,實際上卻擁有在內政與治理兩大領域裡得天獨厚的天賦。
他或許不擅長打戰,在戰術方面也並非不世奇才,但在治理與權謀方面卻有顯著作為。
整頓重肅了安防體系之後,秀忠驅馬回到原先因疲憊落劍的哨兵之處。
這名自覺犯下大錯的哨兵,早已臉色發白地跪伏在地,並顯然已經作好等候發落的心理準備。
他的長官也一併跪倒在地,當秀忠歸來之後,這名哨兵長立刻以自身管教不嚴主動向他領罰。
“罷了,連日行軍之下難免勞累。但要切記,哨兵與巡邏兵可是肩負了全軍安危,若自身因體力不逮而引發騷亂,那當如何是好?”
秀忠在寬慰了哨兵長與當事哨兵一番後,又將視線投向哨兵長,正色對其作了小小訓戒。
“身為長官,尤其在如此關鍵時刻,怎可如此忽略屬下的健康狀態和情況?”
“還不快及時更換哨兵,並對全員進行告戒。需知越是關鍵時刻、軍中越是不可發生騷亂!”
跪伏在地的哨兵長連忙點頭如搗蒜般地連聲稱是,秀忠再掃視了這兩人一眼,便策馬而去。
此處通往大坂的道路四通八達,豐臣軍隨時都可能來襲,秀忠必須要親自確認軍中防守已然周全,才能放下心來。
正當他結束巡視準備回營時,前方突然又有一陣喧譁傳來,秀忠急忙策馬趕了過去,卻見幾個巡邏兵正圍著一對爺孫。
爺爺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身邊蜷縮著受到驚嚇、甚為楚楚可憐的孫女,兩人均被巡邏兵重重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