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寺之變後,為躲避明智光秀追殺,爺爺從界市繞了多少路才跑回岡崎城?”
“在那場‘尹賀返還’中,共有兩百多名傭兵橫死,然而爺爺還不是頑強地活到了身為天下人的現在?”
【注·尹賀返還:本能寺之變後,家康從界市經尹賀逃回岡崎城,用幾天趕完200公里路程。】
竹千代的每一句話,不但強烈地震盪著家康的心,還觸發了他腦海裡關於當年“尹賀返還”的記憶,而每一副畫面都激發著他的求生欲。
“竹千代……”他目光閃爍地看著眼前為自己淚流的嫡孫,“你這小子……”
“難道爺爺當年就沒有切腹的念頭嗎?”竹千代的淚珠不斷自臉頰淌落,“可正因為你當年沒有放棄,今天我們德川家才能迎來創立幕府的無上榮光。”
“當年那麼艱難都沒放棄,如今勝利近在眼前,怎麼爺爺反倒生起切腹自盡的念頭了呢?”
在動情勸說之後,竹千代再補上了一記狠招,將家康最為在乎與介意的事情在此刻拎了出來。
“如果爺爺在這時切腹,天下將重歸豐臣家之手。”
“從沒打過仗的右府、終其一生都在享受大坂城奢迷的澱夫人,爺爺甘心將自己辛苦治理的天下,就這樣讓他們坐享其成麼?”
這兩句話觸發了家康內心的執念,最終成為他放棄輕生念頭的最大源動力。
對一生歷經無數風雨、看過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如何逝去的家康來說,沒有什麼能比德川家的安泰永續、以及將天下權力的交由子孫傳承更為重要。
倘若不是執著於此,他大可不必在74歲高齡這一年,還親自督陣投身於大坂夏之陣。
竹千代也是深切洞悉到這份深層心理,才採取先動情、後直陳利弊的手法,透過極其精妙的轉換,終於成功說服了家康。
家康擲下了手中的劍,緩步走到竹千代面前,顫顫伸出右手,撫弄著他的頭髮。
“你這小狐狸,成功地打消了我輕生的念頭啊。”這隻三河老狐狸感慨萬分地笑了笑,“也是,上天當不會絕我,只要挺過來,沒準下一刻就會出現轉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定、一定會有轉機!”竹千代淚水再次湧出,但這一次卻是喜極而泣,“只要我們捱過這關,勝利就將屬於我們。”
“勝利……就將屬於我們嗎?”家康抿了抿嘴唇,將視線轉向其它三名守護在旁的武士。
信綱、光綱與忠明皆已全然跪倒。
面對天下人家康意圖切腹自盡的打算,他們皆被嚇得不知所措,只能俯身拜倒以示勸阻。
“都是忠心之人,我家康此刻身邊環繞的,皆是忠心之人呀!”
家康握緊拳頭,仰天哈哈大笑起來,笑聲雖然淒涼,卻也透著意圖與天命相拼的頑強與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