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山放出的流言,猶如螢火般先在朝野裡蔓延,隨後又流傳到諸大名的江戶府邸。
很快關於家光不近女色的原因乃是痴迷眾道的傳聞,也傳入了阿福耳中。
她先聯絡了宗矩,在對方前往西丸外殿謁見家光時,再含蓄地知會了家光近日盛傳的流言。
“哈哈哈,說我痴迷眾道嗎?”家光聽了似乎並不感到氣惱,相反還表現出了一副備覺有趣的模樣,“這個傳聞聽起來也頗為有趣啊。”
“有趣……嗎?!”阿福皺了皺眉頭,“對這無稽之談,少主怎可以覺得有趣呢?”
“你太緊張了,放鬆一點,阿福。”家光仍舊不以為意地拿此打趣,“近數十年來,涉足眾道者可都是舉世無雙的英豪啊,諸如信長公與森蘭丸、爺爺及井尹直政……”
“若要拿還在世的梟雄舉例,我是聽說政宗大人和麾下大將重綱結下了眾道的君臣誓約。”
“所以換個角度來想,謠傳我痴迷眾道,豈不是認為我和這些英豪旗鼓相當嗎?”
家光這幾句玩笑話,噎得阿福半晌都說不出話來,她只得無奈地望向宗矩,用眼神悄然發出求援訊號。
宗矩心領神會地還了她一個安撫的眼神,笑呵呵地先端起茶碗啜了一小口茶,清了清喉嚨後,再不緊不慢地接過家光的話。
“這個眾道傳聞,某種程度上似乎無傷大雅。但從政事角度衡量,我倒認為施放流言的人別有用心,意在為長久的利益考量。”
“意在為……長久的利益考量?”家光被這句分析吸引了注意力,原先還在調笑的神色,逐漸變得認真了起來,“宗矩大人,此話怎講?”
“少主可以想想豐臣家與德川家的根本性分野是什麼?”宗矩含笑迎向家光視線。
“是……子嗣嗎?”
“少主英明。太閣豐臣秀吉子嗣單薄,鶴松早逝之後,料定自己再難有後嗣的秀吉公,便將外甥兼養子秀次定為繼承人培養。”
連家光一下便猜中答桉的結果,亦在宗矩預料之中,他正好順著這個互動來闡釋自己的見解。
“往後的情況誠如少主所知,誰也沒料到澱夫人會再誕下秀賴。秀吉公為給秀賴掃清障礙而賜死了關白秀次,但他卻沒能等到秀賴成年繼位就薨逝了。”
“秀賴某種程度上是孤獨的。秀吉公逝世後,他沒有可倚仗的力量,最終導致豐臣家的覆滅。”
“而德川家能在取得天下後穩若泰山,乃是東照大權現大人在子嗣上廣為開花散葉之故。在他的一生裡,活到成年並且留下後代的就有六個兒子和三個女兒。”
“首先,對天下人來說,子女在朝政上便是極好的聯姻工具。在過去,兒子還可以送去給聯盟的大名當養子或人質。”
“當然少主也許會覺得時代已經不同,但子嗣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能建立分家拱衛本家的制度,令幕府穩若磐石。”
“所以對武家政事來說,不好女色的主君極容易讓臣子聯想到子嗣單薄的未來,更容易引發存有野心的實力大名對江山產生覬覦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