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永三年公元1626年),鑑於嫁入皇室成為中宮的和子去年終於誕下皇子高仁親王,家光與秀忠父子決意啟動上京面聖之行。
這趟行程表面上是前往京都謁見天皇,實際卻帶著以幕府浩蕩聲勢威懾朝廷及公家之目的。
家光更為此在中奧公務區——表的大殿裡,向重臣們下達務必要讓天皇移駕二條城的指令。
“身為三代將軍,我在政事方面的其中一個目標,便是讓朝廷向幕府表達恭順之意。”
“只有讓天皇親臨二條城與我會面,才能算是正式達成目標,所以必須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家光的指令,連在政事領域有著極為老練手腕的土井也聞言大吃一驚。
畢竟讓天皇屈尊前往二條城與幕府將軍會面這種事情,即使是在家康時代也未曾實現過。
然而家光為此動用了龐大的人脈與金錢作為後盾,在京都公卿群體間廣為疏通。
其中與朝廷私交甚篤的政宗,甚至慨然接受了家光親賦的使命,為此趕赴京都進行斡旋。
同時,對忠長野心感到憂心忡忡的秀忠,為了防止兩個兒子為此決裂,特別向家光提了一個職位變動的建議。
體諒到父親用心良苦的家光,在上京前夕以將軍之名頌布了這項由秀忠建議的旨意。
在家光授意下,酒井忠世宣讀了將原本擔任年寄一職的阿部正次,調往大坂擔任城代的任命。
【注·年寄:這個詞來源於武家社會里輔左將軍、參與核心政務的“年寄”這一職務。】
秀忠這一舉措,徹底堵死了忠長圖謀大坂城的野心。
儘管他非常努力想要彌補兩個兒子之間產生的裂縫,卻無法挽回家光對忠長的信任與兄弟情。
秀忠於五月二十八日,在重臣土井利勝、井上正就的陪同下,領著龐大隊伍浩浩蕩蕩地前往京都,同行的包括弟弟水戶賴房以及前田利常、島津家久、左竹義宣等一干大名。
早就領有家光使命與朝廷幾度斡旋的政宗,則在五月二十日先行上京打點好一切。
秀忠的另外兩個弟弟,包括尾張義直、紀尹賴宣屆時亦將從各自封地出發,一併在京都會合。
留守在江戶的家光,則待秀忠確認一切準備就緒後,領著正勝、信綱、酒井忠世等重臣動身前往京都,屆時忠長亦會從駿府城出發與長兄會合。
這個為了緩和兄弟間緊張氛圍的安排,可謂是全然體現了秀忠身為人父的煞費苦心。
不過家光力圖讓後水尾天皇出巡二條城的策略推進得並不順利,朝廷方面提出了龐大的經費要求,試著以此讓幕府知難而退。
政宗為此帶回來的訊息是——
“負責傳話的朝臣烏丸光廣表示,天皇一旦出巡,隨行者上自僧人與公家、下至女官及小官們,宮中財力難以負擔調配此等宏大場面,因此恐難如將軍大人所願。”
然而家光並沒將朝廷方面的刁難放在眼裡,態度非常強硬地表態:“如果朝廷只是索要置裝費的話,那就儘管去試探他們開出的數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