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月十一日開始,家光中心部隊的第一番隊動身出發,同行諸隊隨後啟程,家光本人則於二十日由江戶正式踏上遠赴京都的路程。
所有重臣當中,惟有身為資深老中的酒井忠世留守江戶城,負責處理可能面臨的任何突發事件,算是作了相當周全的預防與準備。
第三度陪同家光上京的人數,達到了史無前例的三十萬七千人。
這一人數不僅遠遠超過關原大戰裡,七萬五千人的東軍與八萬人的西軍之總和,也足以匹敵大坂冬之陣裡二十萬德川軍與十萬豐臣軍之總和。
此外,這次家光所動用的陪同上京人數,也遠遠凌越於家康和秀忠上京時的陪同人數,創下了幕府二百六十四年來再無人能打破的紀錄。
這樣的規模與氣勢,其實暗含了家光向後水尾上皇展示的威儀:超過三十萬人的宏大部隊,能夠一絲不亂地服從家光的指令,他才是當之無愧的天下之主。
但另一層深藏於心的蘊意,更有著家光要向諸位大名錶現的震懾力——
他要告訴這些大名,自己掌握了在秀忠大御所時代所沒能操控在手的軍事指揮權,而且自己擁有動員並命令所有大名的權利與能力,能夠輾壓任何心存叛意的不軌之徒。
不僅是後水尾上皇,朝廷的公卿們都被這威武浩大的陣勢給嚇了一跳。
於是在家光進入二條城後,朝廷立刻派出明正天皇敕使與後水尾上皇院使前來拜訪。
全體大名也紛紛以臣下身份,來向這位幕府將軍、實際上的天下之主進行拜謁。
接下來的第三天,各位攝政大臣、親王、公家,甚至京都和奈良各地的諸寺社也派了代表,前往二條城向家光行了拜謁禮。
十五日,朝廷以明正天皇名義向家光發出了委任他為太政大臣的密令,但家光謙遜地拒絕了。
“臣不過三十一歲,資質與歷練尚淺,還不足以擔當太政大臣之職,能將當下的左大臣份內之事給處理好,已經甚覺榮幸了。”
這話聽在後水尾上皇耳裡固然悅耳,其實卻表達了家光對於武家官位的基本態度:即幕府需要朝廷的名義認可,但對官職其實不是太過執著。
這點在家光政統天下期間,尤其以諸大名為首的武家官位都被限制在相對較低的層級這一舉動上,得到了最完整的體現。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十八日,家光進宮拜謁了實際為自己外甥女的明正天皇,之後又去了後水尾上皇的御所、以及拜謁自己親妹東福門院的御所。
家光還向後水院上皇獻上新的七千石領地作為御料,使後水院上皇的領地升至一萬石。
甚至對京都民眾,家光也不吝賞賜。
他向京中三萬七千三百三十三戶人家,賞賜共計五千貫白銀,平均每戶能分到一百三十四兩。
這筆在町人眼中非常豐厚的賞賜,讓他們更加認同了家光執掌的天下,可算是大獲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