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請戰。
雖然此時疲憊勞累,但是為了大秦,為了報仇,沒有一個人退縮。
沒有一個人怕苦怕死。
蒙恬道:“稍安勿躁,且聽聽虞子期如何說!”
此一個動作,眾人大體知道蒙恬是比較傾向於虞子期的。
不由撇頭一嘆,心有不甘。
虞子期向眾人抱拳道:“諸位,此時進兵,固然可以將月氏與匈奴右賢王一舉殲滅或是趕出河西。
但是各位想過沒有,這會讓我軍將士多死多少,一萬還是兩萬。
我軍從草原急往河南地,已經疲憊。
在穿行流沙,已經很多將士虛脫,非戰鬥減員達二千人。
早已經是虛弱不堪了。
且糧草耗盡,在河西之地,並無接濟補給之地,每行百里,必有百人損失。
茫茫河西,淡何作戰?”
這是事實。
為了完成蒙恬的大戰略,千里奔襲,又穿流沙。
要不是一口氣撐著,眾軍早就散了。
消滅了匈奴主力活捉了冒頓,下面的將士已經徹底沒有力氣在戰了。
也無心在戰,都期望回去休養。
眾將如何不知。
只是不能明說。
因為他們是老秦將士。
他們不是虞子期這樣的新將。
“再者!我們退出的是河西腹地,河西東部自然還是在我大秦手裡。
我大秦隨時可以西進。
反之讓出河西腹地,那月氏與匈奴右賢王部實力相當,必有所爭奪,到時難免會有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