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確實還在島上。
此刻他的眼神有一些憂慮。
眼皮子也是有一下沒一下的挑動。
盯著沙盤,他瞧了半響。
“大明,還是太大了,這個龐然大物,需要慢慢啃咬!”德川家康悠悠嘆出一口氣:
“可能,努爾哈赤做的是對的,邊打邊談,可和可打,才是肢解大明最好的方法!”
原來,前線傳來的訊息,並不好。
第一批上岸的倭軍因為輕敵冒進追擊留守江南的明軍過於著急。
上岸後被伏擊了幾場。
損了萬餘人。
這種損失,是在倭島上打仗沒有過的。
而且有證據顯示,明軍江南留守部隊的武器竟然也是燧發槍。
火炮也是新式的。
這就讓德川家康困惑不解了。
遼東的明軍還在使用舊式火器。
江南留守的部隊怎麼會使用如此先進的武器。
要知道遼東可是邊關前線,盡然沒有裝備好火器。
這裡面有鬼。
但是明軍留守部隊確實不敵,向腹地撤退了。
第一批登陸的倭軍雖然損失了一萬餘兵馬,但確實攻佔了一些城池。
也在向內陸深入。
海軍戰艦隊也順著長江在向中游運動。
還未碰上明軍的戰船。
“這表明,明軍的水師都北調,去攻打李氏高麗半島的黃海道去了。”
“要麼是水師南調,去支援兩粵了。”
“北面的這支水師一但收到大明朝廷的調令,很快會南下支援江南,我若提前出發進入江南沿海,明軍則會出現在我後背。”德川家康在算計著什麼。
最後決定,緩上一段時間在領最後一批軍隊進攻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