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散彈,像鳥銃一樣,裝進炮管中,底火藥催發激射出去。
像天雨散花一般襲像對面。
主要目的是破壞敵軍的帆布,還有擊傷敵軍甲板上的將士。
本來近戰使用,殺傷敵人會更多。
但是此刻李信想利用小彈丸的熱量擊撞敵放在甲板火炮般的火藥桶。
散彈大面擊碰撞的機率引燃對方的火藥。
其實這種打法,實際用起來效果並不怎麼樣。
但是架不住數量多的話,數量引發質變。
“轟轟轟轟……”
一門門秦軍火炮轟射。
無數的彈丸飛射過去,瞬間將甲板上的倭軍將士給擊傷擊倒。
漫天的小彈丸砸下來。
滾落撞擊,引起了小火。
撞到了火藥桶或是直接點燃了底火藥包。
倭軍火炮手更是燙傷擊傷無數。
一時間,火炮紛紛啞火,無力在擊發。
更多的自暴響起。
炮毀人亡,濃煙伴隨著折覆的戰船開始下沉。
倭軍進攻之勢為之一阻。
無力在衝。
而秦軍兩翼戰船也繞則兩翼與後則。
則面的炮火正好對準備了倭軍主力船隻。
“開炮!”
“開炮!”
又是一陣炮轟開始。
硝煙伴隨著水幕浪花在各船中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