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的軍事會議結束之後。
五大帥、十大將、十六中將,一百少將的名單還有咸陽最新的改革舉措,一併整理成冊,印刷後分發大秦各地。
其中也包括大明時空。
江戶城!
蒙恬跟自己的親弟弟蒙毅二人會下來商談關於治理防禦倭奴三島的問題。
“海上行舟,不管舟船戰艦速度多快,想要東西通達傳訊,都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這對治理倭島,以及開拓大明,防守各地來說,極為的不便!”蒙恬苦口婆心的解釋道。
蒙毅道:“兄長想要分治不成?”
最瞭解蒙恬的,無疑是兄弟蒙毅。
蒙恬點頭道:“沒錯,這倭島之地,乃是千島群島,彼此交通往來具靠州船,以現有手段來說,分治比統治比較好!”
蒙毅看著地圖上的倭島也是頭疼。
也不知道李信在大秦時空治理倭島,會不會苦惱。
他才搞了兩個郡而已。
不過,大秦時空,倭島上沒有多少人,治理起來其實也簡單。
不像現在,倭島各地基本開發完全了。
可容納的人口更多。
即使是一座小島,也有數千人口。
本州等幾個大島上就更不用說,以前多的一二百萬。
少的也有五六十萬。
所以蒙毅道:“兄長想如何分治?”
蒙恬早有腹稿,直接道:“以美濃以東至江戶以西為關中郡,治所關原城;以美濃以西為關西郡,治所大阪;以江戶以東以北為關東郡,治所江戶!”
“四國島為四國郡、九州島為九州郡、蝦夷島等以北地區為關北郡。”
“此六郡乃為基礎,是我大秦在大明時空的基本盤,且六郡各駐防一支兵馬,擁有獨立之軍事調動之權,無需向江戶伸請,可便宜行事!以方便應對突發之事!”
精改為六郡,這到也是可行之策。
蒙毅又問:“那其它地區呢?”
需知,大明原來的奴乾地區靠近蝦夷之地,還有一個很大的島嶼叫苦兀。
以前是大明在上面建有波羅河衛。
除開這個,從地圖上看,蝦夷島的東北邊,那裡還有一大片的島嶼,島嶼正北跟東北邊還有茫茫的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