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建房
一家人又圍著說了些話,在新屋子裡吃的第一頓飯,雖說是個簡易的草屋,但幾人情緒比昨天搬過來時還要激動不少,直到火都漸漸滅了下去,才收拾收拾,整理完歇下。
往後兩天倒是沒什麼事,一大早起來紮馬步,揮劍、拉弓、跟周家倆人過會兒招,莫月慢慢會用那把巨重的黑劍,用系統的話來說就是:“跟開了掛似得。”
楊嫂和張嬸子過來了兩趟,拿了一大簍子青菜,又弄了一小罐豬油,一小罐鹽巴,看得錢氏又是一陣感動。
之前在莫家,都是家裡有什麼大房直接拿走,飯菜也是薯頭加只有幾粒米的水粥,都不把二房當人看,現在搬出來這鄰裡相親的還會來幫把手。
趁著兩天下午都沒什麼事,莫月帶著星兒杏兒去田邊挖野菜,吃的東西倒是不缺。
哪裡有地木耳,哪裡有薺菜,哪些地方會長蒲公英,還有野蔥等,哪些東西能吃,怎麼吃,莫月照著系統給的百科給弟弟妹妹都科普了一遍。
錢氏的廚藝實在是堪憂,希望只能放在星兒杏兒身上,剛好家裡的條件也慢慢上來,拉著弟弟妹妹認識調味料,把另一隻雞也燉了,野菜摘了摘烙餅子,兩孩子對做飯特別感興趣,拿著鍋鏟子就不鬆手。家裡東西也夠,也就由著他們。
雞的內髒難處理,現在的灶臺也只能簡單煎炒,但丟掉又覺得太可惜。
想著房子周圍全是竹子,砍好幾根竹子編了個竹籠子,裡面塞上山雞內髒套根繩子,扔在池塘下游的河裡邊,等到開工之後再去收,看能不能加個餐。
初九一大早莫月沒去周家,跟周婆子早就講好今天房子就要動工,自己得在家看著點,周婆子也爽快,給放了兩天假。
周婆子不爽快也不行,這莫月看著小胳膊細腿兒的,學東西快,不耍心眼力氣還大,前一天給她展示過的招式,第二天她就能用上,還知道舉一反三,教她到是越來越有些力不從心。
太陽剛升起來沒多久,張獵戶就來了,帶著石匠木工好幾個人,一路上幾人說說笑笑的,到了草屋子,領頭的先跟莫月這個東家講好價錢,像張獵戶一樣喊她:
“大侄女,木工的工價一天是三十五文,木材到時候你定好了得去給你們村長買,我們不負責砍伐跟運送,石頭叫我們從山裡邊抬回來,每個石匠也是三十五文,不用就只要三十文。你這房子只要一間屋子,工期最多不超過一個月,多的咱不多收你一個銅板”
“行,三十五文就三十五文”莫月爽快的答應著。又招呼著,剛好昨天杏兒烙了好大一筲箕餅子,都是豬油半煎半炸的,早上剛熱過。金黃色的餅還帶著絲絲熱氣,散發出令人垂涎欲滴的香氣。
張獵戶喉頭動了動,嚥了一口口水聞問到:
“大侄女,你這哪兒來的白麵餅。”
問完就後悔了,她還能哪兒來的,她一天能打幾頭大野豬,能換多少白麵。
莫月不知道他想的,招呼工人拿著吃,回著:“年前借您的牛車去了縣裡舅舅家,舅舅給我們拿了好大一袋子呢,這些都是杏兒烙的,知道各位大叔伯辛苦,特意多放了油。”
昨天杏兒還有些難過,覺得自己連煎個餅子都煎不好,浪費了不少油,今天姐姐這麼一說,心裡好受了很多。
現在的縣主減低了稅收,普通一家人只要踏實肯做,一年又沒個災害,家家戶戶怎麼都能吃飽飯。
但吃飽飯是一回事,吃得好又是另一回事,誰家烙餅都是用雜面,紮實管飽就是有些紮嘴。
來的工人都是附近村子裡邊的,聽說過這一家是辛易堂大夫的妹妹,能吃上白麵倒也算正常,但農家誰都是放一點或者不放油,淺淺煎一個兩面焦黑,熟了就行,哪有這餅子香,厚油裹著,輕輕咬了一口,外酥裡嫩,滿口都是豬油的香味。
一群幹活兒的手抓著餅子吃完,都還留著油脂在手上,都朝著杏兒直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