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是在專心致志地和平板裡的小魚在做著鬥爭。
連電視裡在播的炸雞廣告,她都沒什麼反應,只低著頭按著早教機裡的“抓魚小遊戲”。
江硯辭默默收回視線,這孩子已經把炸雞給忘了……
小孩子的注意力就是這樣,雖然對什麼好奇,什麼都想嘗一嘗,什麼都想上手摸一摸,但沒有長性,轉頭就忘了。
畢竟在小孩子的世界裡,好奇的東西可太多了。
不知道聯想到了什麼,江硯辭突然笑了。
為了保險,他最後還是拿起了遙控器,把電視給關了。永絕後患。
第二天。
江硯辭出門上班,想到什麼,他特意跟陳阿姨說了一聲:“以後家裡不認識的人不要放進來,或者都先問過我。”
陳阿姨也抱歉說:“好,我知道了。”
昨天後來,江野要把妙妙帶走的時候,陳阿姨攔過,但被江野說了一句“我已經和我大哥說過了,不信你問他”。
說著,江野就抱著一臉抗拒的妙妙,拉開大門出去了,自然得跟在自己家一樣。
陳阿姨只是個婦道人家,做保姆阿姨,打交道的也都是些有教養有素質的父母,大家互相尊重,在小孩子面前連說話都是輕聲細語的,沒見過江野這類人。
陳阿姨也沒料到有人能面不改色,謊話張口就來,甚至還能膽大包天,明目張膽地進別人家裡搶孩子。
等她反應過來不對勁,追出門去,已經晚了一步,電梯門已經關上。一步慢步步慢,等陳阿姨追下樓,江野已經抱著孩子坐進車裡了。
黑色的賓利車門一關,留給她的只剩一個加速遠去的車影。
……像極了拐賣孩子的人販子。
把陳阿姨嚇得不輕。
後來,她從江硯辭這裡瞭解到了真相。
江先生說他們雖然是兄弟倆,但卻並不親近。
聞言,陳阿姨就知道了,這年頭,親兄弟明算賬,親父子都可能反目成仇,更何況久不見面的兄弟倆。
陳阿姨說:“昨天是我問過妙妙,妙妙說是認識的,我才放進來的。”
聞言,江硯辭看了眼那邊沙發上自娛自樂玩得很開心的妙妙,沒在意,這孩子做什麼都看心情,動不動就胡說八道。
幾天後,週末。
江硯辭要去學校當面給學生改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