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黃浦英有幾個兒子,但是那邊的條件都不如顧漢東。既然顧漢東認了親,又有這個條件了,那她跟著顧漢東也沒什麼錯。再說楚珊珊以後還得上幼兒園,還得上小學。楚河和楚熏熏都是大忙人,顧漢東更不用說了。那楚珊珊還得靠著黃浦英來接送。
俗話說不能用到人家就叫過來,不需要了就一腳踢回去,沒這個道理。
另外一點就是顧漢東的二哥甘餛和李晴走得這麼近,顧維維也不是瞎子。李晴是有孩子的,老焉叔能替他們帶,哪怕再生一個,那個時候可可就長大了一點了,黃浦英自然也不必再回來。
所有的事情就擺在眼前,顧漢東在乎的幾家人,特別是自己顧家,顧維維覺得自己這個親女兒應當替他分擔一下。
顧漢東雖然蓋好了養老院,可那是為城裡人服務的。在農村,但凡有兒女的老人,多數還是不願意去那種地方。至少說顧維維現在是這種思想,她認為自己的爸媽是不會去的。
“妹,咱村還有多少貧困家庭?”顧漢東轉移了話題。
顧維維聽他這樣一句,稍想了一下,然後說道:“這得怎麼說,按收入情況來說,除了那些有手藝的,家裡勞動力多的外,普遍性不怎麼樣。就拿咱家來說,要不是你有錢,光靠我的兩千來塊錢工資,在咱村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了。”
“那你的意思咱村現在平均收入每戶每月的收入才兩千塊?”
“大概就是這樣,這兩年稍好一點,之前有部分人去了你那磚廠,而後咱們建設村裡也僱傭了很多勞力,可能今年平均收入能達到我現在這個水平。”
“可是我看現在村裡買車子的人都挺多了。”顧漢東說的是實話。
村裡兩百來戶人家,至少有近二十部小車了,雖然說多數是那些國有品牌,車子比較便宜,但是車子是消耗品,開不開都要錢養著,這一年的保險下來也得兩千以上。
“充面唄。”顧維維回應著他。不過有些還是很有必要的,就像一些在村裡做著生意的人,買臺皮卡,麵包什麼的還是有必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哥,你是不知道,現在沒臺車都讓人瞧不起,一些人家孩子到了結婚的年紀,連駕照都沒考,先買臺車子放在家門口,就當個擺設。沒有辦法啊,人家姑娘上門,見到家裡沒車子,那是不願意的。”顧維維接著說道。
“咱村的人?”顧漢東問著她。
“咱村有一個,別的村都好多這樣了,唉,這都什麼風氣。”顧維維嘆息一聲。
“這種觀念得改改呀,有買車子的錢,用來投資學點本領不是更好?你們做村乾的,有責任對村裡人的思想觀念進行一下改造。”
“說得容易,做起來難。現在這個社會人心浮躁,基本上都是看眼前了。”顧維維有時候真是感覺自己有心無力。
她覺得莫說自己一個村長了,就算是政府,拿這些事情都毫無辦法。這幾年國家正在搞扶貧攻堅戰,主要還是扶下面那結貧困人戶的鬥志,同時也在下力氣在搞農村的基建,可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路。
農村條件有限,有一些是特殊原因,哪個村又沒有幾個特困戶呢,比喻說有病的,比喻說有些是孤寡老人的....
顧漢東也懂顧維維所說,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情況,村幹部也挺難當。莫說一個村了,就是他自己這個家,感覺也是亂亂的,令他大為頭痛。
“妹,我走了,有事就手機聯絡。”
“好。”顧維維應了一聲,看著自己的哥哥開啟了車門,坐了進去。
喜歡興鄉筆記請大家收藏:()興鄉筆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