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到了寧國府的一眾主子都出孝,除服之後,石慧就親自送了帖子求見太子妃。既然決定留在太子這條船上,就有必要加強一下雙方的關係。
太子妃自從生了一位小郡主,身體就一直不太好。石慧要走內院路線,少不得從中下手。慢慢與太子妃熟悉了之後,石慧才仿若不經意提到自己調理身體之事。
石慧之前被太醫下了死亡通知的事情,京城之中不少人都知道。太子妃聽說這事後果然上心,暗中派了嬤嬤來問。石慧便不動聲色將秘方進上,太子妃得了方子,請太醫看了說好,太敢用。
太子妃以此調理身體,過了小半年果然有起色,待石慧越發親近幾分。後更是意外懷孕生下了嫡子可算是意外之喜。
疏理清楚了太子這邊的關係,石慧便開始著手推動奪嫡之事。她自然知道任由行事發展,最後太子會落敗,只怕是寧國府也會被牽連。
石慧敢選這條路,自然是心中有幾分成算的。太子雖然有些危險,可是隻要他前進一步就萬事皆安。若是太子壞事,他們本也沒什麼好,不如一條道走到黑。
皇后孃家文家原也是書香門第,當年先帝也曾真心疼愛過還是太子的皇帝。給他選的岳家和太傅都是極好的。
文家雖然是後族,卻不像勳貴之族豪富,也沒有如甄家一般藉著皇親國戚的身份橫徵暴斂。加之人丁眾多,能夠給新婦準備的嫁妝不會太多。
婚姻乃是兩姓之好,若是兩家貧富不均,決不能在婚禮上顯現出來,這是對親家的尊重。不過賈家娶得是未來宗婦,也不能讓人小覷,免得叫人覺得賈家不重視這個兒媳婦。
估摸著文家能出的嫁妝,賈家明面上聘禮只出五萬。但是這個五萬中許多珊瑚玉器、各色擺件都是往低了說的,文家人親自看過聘禮之後便知道十萬不止。
文家雖然清貴,卻也不是貪圖女兒東西的。除卻原本準備的五萬嫁妝,將聘禮置換一二,又悉數陪嫁回來。加上宮裡皇后娘娘給侄女的一臺添妝,也絕不會與人說道的機會。
這場婚事辦得中規中矩,既不失禮於人又不讓人覺得簡帛,而文家顯然也很滿意寧國府的這份低調。如今宮中幾位皇子除卻庶長子,都出自皇后。越是這個時候,文家越要低調行事。
男子而是及冠,賈蓉已經娶妻,可以說算是大人了。這些年在祖父和母親的督促下,倒是考取了舉人的功名。不過賈敬覺得他還不足以下場,只壓著讀書,沒有繼續參加秋闈。
正所謂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一眼道盡了春闈的殘酷。賈蓉又不是在讀書上特別有靈氣的,石慧怎麼可能允許他死讀書虛度光陰。故而如今,賈蓉一半時間自己讀書,還有一半時間卻要在書院教導小學生。
若是他日能夠高中進士,入朝廷藉著賈敬的人脈未必不能出人頭地。若是考不中,退一步還能繼承榮國府和書院,總不至於成為賈赦、賈珍這樣的老紈絝。
這些年,石慧在書院投入了不少心思,先進的教學理念加上優秀的師資力量,書院的孩子又許多都考取了童生、秀才甚至舉人。又有在書院教書的夫子進一步高升外放為官。
如今書院在京城也算是小有名氣,且因不是老牌書院,這裡對於接收平民的孩子非常寬容,蒙學幾乎沒什麼要求,考到前兩個班還能免學費,對於家中條件不好,卻有上進心的孩子再適合不過了。
於是,待新婦三朝回門後,賈蓉又在家中待了十天,就被石慧趕去書院了。左不過就在隔壁,晚上還會回家,石慧可不覺得自己棒打鴛鴦。
喜歡慈母之心[綜]請大家收藏:()慈母之心[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