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覺得這事兒應該並非如此,很有可能便是這好孫女婿,又弄出來了一些奇思妙想,給人一些驚喜,也並非不可能。
梅殷當下就把他弄的教材拿了出來,讓劉伯溫進行觀看。
劉伯溫這個時候,對梅殷的稱呼也有了很大的不同樣。
由原本的梅小友,變成了這個時候的小殷。
儼然已經是以梅殷的長輩自居了。
梅殷自然不會多說什麼。
劉伯溫將梅殷給他的課本接過。
“豁!夠精美的!”
只看了一下外面的封面,劉伯溫就已經是忍不住出聲讚歎起來。
然後開啟翻閱了起來。
這個時候,他所拿的乃是梅殷編寫的語文書。
開啟之後,翻開了一會兒,很快就發現了這事情的不同。
這和他所熟悉的經史子集這些,有著很大的不同。
是一個大雜燴。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十枝花……”
他不由得讀了出來。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好,寫的好!”
他不由自主的出聲稱讚。
想了想,就知道了這其中的妙用。
雖然這詩讀起來有些淺顯,但是想到這些那是為了給孩子們啟蒙所用,也就瞭然了。
關鍵是,這不能不僅能夠讓孩子們學數字,還有很高的立意,鼓勵人自強不息。
不能自艾自憐。
更不能因為出身低,就放棄努力……
劉伯溫把幾本語文課本看完之後,低頭沉思了一會兒道“小殷,你所編寫的這教材,倒是挺不錯。
各方面包含的都有。
用來給孩子啟蒙確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