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今天手頭的政務處理完畢之後,朱元璋想起了被自己弄去養豬的梅殷。
想起梅殷做出來的混賬事兒,朱元璋的心裡還是覺得憋悶。
朱元璋詢問梅殷在鄉下的餵豬生活,這當然不是說朱元璋擔心他過得不好。
而是朱元璋想要看到,那個混賬過得有多悽慘。
讓他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找死!
來撩撥自己的虎鬚!
其實根本不必要多問,朱元璋就能確定,梅殷肯定過的一點兒都不好。
朱元璋以前就是窮苦出身,在鄉間生活多年。
明白尋常百姓的日子是怎麼過的,那當真是處處艱難。
而梅殷那蠢貨,又是個沒有吃過苦的人。
自幼養尊處優,對於鄉村的各種生活都不熟悉。
此時被自己丟到鄉村去生活,必然會吃盡苦頭。
更何況,自己不僅讓他到鄉村生活,還讓他養豬。
只要想一想梅殷弄了一身豬屎味兒,鞋上粘的都是豬屎的狼狽樣子,朱元璋就覺得分外的開懷。
依照梅殷那蠢貨的德性,來到鄉村之後,事事需要自己動手,只怕連火都生不起來,飯都不會做。
只能吃些冷飯!
朱元璋知道,在鄉村裡面生活,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鄉村裡的人情世故。
這是真的讓人頭疼。
習慣並能掌握這些的人,可以如魚得水。
可是不習慣的人,卻會活得步步艱難。
雙水村的那些原住民,要麼在亂世裡死了,要麼是逃走了,不剩下幾戶。
大多都是後來,從各處遷移過去的,沒有那樣的排外。
但這些人,去雙水村最晚的,也都在那裡生活了三五年,早就已經在雙水村站穩了腳步。
和他們相比,梅殷就是一個妥妥的後來者!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梅殷要想要在雙水村那裡站穩腳步,可謂是千難萬難。
若是自己這樣,打小就熟悉鄉村生活,還有一些本事的人,來到雙水村,憑藉自己的本領,能在一個月內就融入雙水村,並在雙水村站住腳跟。
梅殷他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