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上指揮的雙手開始移動,首先就是悠揚的鋼琴音符傳遍整個大廳,聲音輕靈而優雅。
緊接著就是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加入,這兩種聲音讓曲子變得更加飽滿,聲音更加的動聽。
隨著指揮一次次落下指揮棒,舞臺上的各種樂器也是相繼響起,直到全部樂器都融入其中。
“這是奧斯特的成名曲,也是他所寫的第一首曲子。”李沁音說道。
“這已經不是最初的版本了,隨著奧斯特的音樂造詣爐火純青,他也對這首曲子進行了很多修改,直到現在趨於完美。”帶隊老師補充道。
“不愧為大師,這首曲子確實好聽,還有他的鋼琴造詣,真的讓人望塵莫及。”郭子墨也感嘆道。
到了奧斯特這種級別的人物,看不上他們華國的音樂家也情有可原,畢竟人家的實力擺在那裡。
郭子墨也知道,奧斯特並不是看不上他的曲子,之所以會挑釁老師,完全是因為,他看不上自己當時的技術而已。
就曲子而言,郭子墨有百分百的信心,畢竟在上一世就能成為經典,不可能會在這裡被人看不起。
但要說起他的演奏技巧,確實與奧斯特差了十萬八千里,人家看不起也屬正常。
也許就是對方覺得,這麼好的一首曲子,被自己演奏成那樣,才會生出挑釁老師,然後達到教育的目的吧。
舞臺上的演奏還在繼續,每個人的發揮都非常的完美,讓整首曲子都上升到了另一個高度。
可以說,這首曲子在奧斯特的調教下,完美的詮釋了什麼才是交響曲,什麼才是各種樂器相互配合。
觀眾席的人聽的如痴如醉,身在後臺的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尤其是那個高成長傑,魂都快飛了。
當然,他這完全不是陶醉,純粹就是溜鬚拍馬,也不管別人能不能看見,他就是裝下去了。
在眾人的陶醉中,曲子結束了,大概過了十幾秒以後,現場才響起了掌聲,因為眾人才回味過來。
奧斯特站了起來道:“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參加我的音樂會,我看到現場還來了很多老朋友。”
這時候現場的燈光也打在了前排,可以看到,愛麗絲、阿萊克斯、希維爾等世界著名音樂家都在場。
“前段時間有位華國人在法蘭西國家藝術學院演奏了兩首曲子,還幫助愛麗絲完成了創作,並且還有一首華國自己的曲子。”
“那幾首曲子我都非常喜歡,尤其是那首《野蜂飛舞》,簡直讓我愛不釋手,曾經也是連續彈奏了好幾天。”
“不得不說,曲子是好曲子,就是演奏者的水平差了一些,雖然當時打敗了那個萊文森,不過,萊文森本身也不是個高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今天藉此機會,我來演奏一曲《野蜂飛舞》,希望大家可以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