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女躲在白雀洞中,第一天時常聽到外頭傳來鶴鳴之聲,無事可說。第二天白日裡只有風吹樹葉,鳥獸蟲鳴聲聽,到夜裡,隱隱約聽天柱峰方向傳來人聲,似有還無。
幾女都不是安分的人,明知外面有事發生,礙於金姥姥柬貼預示雖未出洞去看,卻也手癢難耐,想提一口飛劍出去喝退來犯,還怕連累道友。
何玫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遂同幾人商量輪班看守入口,餘下人練習天視地聽之術,左右三十六日工夫,練好道術以後便能看清外面光景隨機應變,不會誤事。
計議定下,先由崔綺把守入口,其餘人回谷參悟道書。
崔綺席地而坐,留一半心神在外,到亥末子初時分,忽聽崖下傳出聲音。
“綺妹,你可知這些年……”
崔綺聽了幾句,一下猜出來人是誰,神情頓時變得很是精彩,半是憂煩半是為難。
雲霧外頭說話男子名作靈奇,是靈威叟唯一愛子。
當年靈奇在衡山偶遇崔綺,對其一見鍾情,當時便想結成道侶,一言不合動起手來,被嶽雯、何玫、崔綺三人圍攻,負傷逃走。
後來不知怎的,靈奇竟對旁的女子無動於衷,越想崔綺越愛,相思入骨,三番五次到衡山尋找,不是一無所獲,便是崔綺身旁還有別人,總也不得說話機會。
靈威叟聽說了兒子的事後,曉得金姥姥不好惹,將靈奇困在縉雲峰下,一晃三年,忽一日前往看望,見靈奇有改過模樣,遂放下心。
靈奇脫困後也有幾年不曾到過衡山,事有湊巧,有一年經過仙霞嶺,遇見崔綺、何玫採藥,勾起前念,非但沒有放下,把愛火重燃,暗中跟隨二女在山中走了好幾天。末後一個按捺不住,趁崔綺和何玫分手時,現身跪在地上,求崔綺跟他做一個忘形之交,否則就請崔綺用飛劍將他殺死。
崔綺方在沉吟驚異,恰好何玫路遇武當派半邊老尼門下縹緲兒石明珠、女崑崙石玉珠,一同飛身回來,剛說靈奇便是以前調戲崔綺的妖人,石氏姐妹便不問青紅皂白,將劍光放出。
靈奇起身抵擋,因在洞中潛修數年,又得乃父盡心傳授,本領大進,雖然以一敵四,還可以支援。
不料石玉珠悄悄放出半邊老尼賜下五丁斧暗箭傷人,將他一隻左腕斬斷,隨後飛劍一齊攻來。
靈奇哪敢抵擋,搶回半截斷腕慌忙逃回洞府,雖經靈威叟救助,業落下病根不能復原。
這一樁事後來累得靈威叟被長臂神魔鄭元規挾持參加火燒凝碧崖,期間得乙休賜下靈丹方才收手,前文業已講過。
今次靈奇路過衡山,又想起崔綺來,鬼使神差下落雲頭,因怕被人看破,是做凡人遊客混在俗人群裡上山祈福燒香,從廟後偷偷飛下山崖,未被許飛娘等人發現,陰差陽錯竟逃過魔劫。
靈奇因為崔綺連吃兩次大虧,成驚弓之鳥,草木皆兵,早在入山期間,便無心中發現許飛娘、嶽琴濱等幾個旁門有名劍仙邀請許多修道人來到衡山,擔心崔綺遇難,冒著萬死潛入從前不敢靠近半步的回雁峰白雀洞,看到護山大陣開啟才放下心,在入口處訴說情思。
洞中崔綺聽了,心中難免泛起漣漪,謹記修道人本分,始終不曾出聲答應。心下其實難安,因靈奇並非作惡多端之人,不言不語,倘若累得其在外遭劫,她豈非也算幫兇?
更重要的是崔綺見靈奇突然來到,心下轉念一想,金姥姥柬貼說她四人不得離開白雀洞,否則必有災殃,可沒說不能拜託旁人在外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