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峰對空手道瞭解的不多,只知道空手道其實不是一個特指的武術流派,而是類似日本柔術、中國拳法的概念範疇,空手道當中有很多流派,相互之間未必有很直接的傳承關係,其中一支便可稱為美式全接觸空手道。
是在二戰時,美國佔領了日本琉球之後,由那個時間傳入美國的傳統空手道逐漸演變而來,從那時開始,空手道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便在美國具有非常廣泛的市場。
可是傳統空手道在競技當中講究點到即止,畢竟若真用來實戰的話,這種脫胎於古代琉球手的技法殺傷力實在是太過強大,沒有這樣的規則限制的話,比武者恐怕會非死即傷。
不過,在黑市拳中遇到的空手道選手大概就沒有這樣的顧慮了。
頑石洛奇一亮相,擺出的抱架就告訴全峰他用的是什麼功夫,不過第一招出手卻讓全峰險些吃了個大虧。
全峰向來主要使用的技法就只有拳擊一種,從小到大參加的比賽也僅有拳擊比賽,在國內的環境和他的身份的限制下也不可能讓他接觸到更多的拳種,這成了他在黑市拳中最主要的一個劣勢。
在應對身體孱弱,打法混亂的小火柴,他還可以靠著身體和力量優勢去碾壓對手,可現在頑石洛奇不僅用上了全峰不熟悉的空手道,而第一招就是全峰絕對沒有想到的曾經被禁止過的實用腿法下段踢。
拳擊這種運動由於自身對腿法的限制而導致應對其他武術流派的腿法的辦法也不多,拳擊當中對腿的應用就只有更加靈活的步伐變換,卻沒有提膝、抬腿等一系列的格擋技法。
頑石洛奇一定是看過了他的第一場比賽之後有備而來,開場便要用這種方式給全峰來一個下馬威。
這一腿來的兇險異常,襲擊的角度對全峰來說也實屬刁鑽,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旋踵以脛骨硬麵防禦踢擊的習慣。
他只能以後撤步小幅高頻快速向後移動,在對方的脛骨幾乎要踢到他膝蓋彎側方之前堪堪避開,哪知道洛奇身高腿長,一擊不中馬上變招,由下段踢轉為中段踢,攻擊的落點也由全峰的膝蓋轉為了他的大腿側後方。
這個位置對人體來說更加接近核心區域,能夠轉動和活動的角度相比人體運動鏈條的末端也就是手、腳等部位更加受限一些。
他這一變就真的讓全峰毫無辦法,只差眼睜睜地看著對方的腿向自己攻過來。
這時,他的腦中好像有一股異樣的電流透過,讓他視野中的畫面全都相應地變慢了,在頑石洛奇攻過來這短短几毫秒的時間裡,他的腦子就這樣想到了數種原來他從來沒想到過的應對方法。
給他本人的感覺就好像原來在擂臺上偶然遇到那種神來之筆,而事實上與那種靈感突襲的感覺又稍有不同,這一次的靈光乍現似乎更加有跡可循一些。
因為他腦海中感受到的那種電流的酥麻與在別墅時和小黑妞做實驗的時候的感覺完全一樣。
硬要分析原因的話,大概是“程式”透過某種方式強行影響了他的大腦神經細胞,導致他在閃避時多出了這20的成功機會。
在頑石洛奇的小腿脛骨就要砸在全峰腿上的那一瞬間,全峰終於做出了反應。
他竟然臨時轉換了重心,將重心放在了沒有被攻擊的那一側大腿上,然後以這隻腳為軸,讓身體順著洛奇攻擊的方向極速旋轉了360度。
當他再度轉回來,面對洛奇的時候,剛好與他拉開了半個身位的距離,不僅避過了這次必中的攻擊,還給自己多創造出了一次反擊的機會。
他順著旋轉的力道用拳擊中從來沒有過的拳法以手背反手橫向掄了洛奇的臉一拳,那聲脆響幾乎將一直高聲歡呼的觀眾們的聲音打停了。
觀眾們懵了,洛奇也懵了。
哪有這樣的拳擊手,不僅會原地轉圈,還會反手掄人。
不過洛奇到底號稱頑石,這一下帶著慣性的重擊砸在他的腮幫子上,要是換了全峰以前的那些對手基本就可以宣告比賽結束了,而洛奇僅僅是像個牛犢子一樣晃了晃腦袋,從鼻孔裡噴出一口濁氣,便再次捲土重來。
他似乎打定了主意,就是要利用全峰拳法上天然的缺陷來對付他,下一招依舊是腿法,同樣就奔著全峰的下肢來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