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天的學習,謝琅不得不感慨特奧班的學習氛圍。
教室裡黑筆摩挲草稿紙的聲音比比皆是,就連翻開試卷的聲音都很輕柔,這讓謝琅改觀不少以前大頭對他灌輸的特奧班看法。
看來特奧班能夠基本佔據年級前一百名的學生,不是沒有什麼道理。
由於謝琅是高二才來到樺中上學,所以他並不清楚樺中在高一大禮堂時候給新高一的歡迎儀式上的告誡。
當時正是特奧班的教導主任親自訓話,沒錯,即使高一到高三之前只有4個班是特奧班,也不妨礙特奧班有專門的教導主任的事實。
教導主任的訓話很簡短,基本可以歸結為,初中的知識只要足夠努力就可以考的很好,而高中的知識更多的是努力也學不好,當然,這並不是說努力沒有什麼用處,而是,努力可以保持考試的下限,努力未必成功,放棄則必然失敗。
高中知識更多偏向於自主學習,不懂就問,所相對應的,就是高中老師不會像初中老師管教的那麼嚴格。
當然了,樺中高一的學習還是蠻緊湊的,所以經過一年的篩選,才會從高二中按照傳統獨立出兩個特奧班。
樺中所有班級的老師水平其實都差不多,只是特奧班會集中學習成績更好的學生,投入更多的資源培養。
特奧班所看重的,並不簡單的是高一第二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而是按照上下兩學期的期中期末成績加權平均法計算,比較全面的計算學生的真實水平。
高一結束,不僅要分班,更重要的是分文理科。很不巧,兩個特奧班都是理科,而且都是物化班,所以沒有選擇物化班的樺中學生,就無緣特奧班了。
如果有些善於觀察總結的學生會發現,好些初中成績好的,升到樺中,反而成績變差,而之前初中年級幾百名的,上了高中之後,反而突飛猛進。
這同樣是一個篩選過程,總有學生頓悟之後成績扶搖而上,而有人跌落谷底。
樺中成立已經有些歲月了,它見證了太多的人才。
此時坐在特奧班的謝琅,還不清楚他高二期末考了年級第三,意味著什麼。
二班的班主任或許對謝琅不感興趣,可是教導主任以及一班班主任的態度卻是顯而易見,那就是要從三班調走謝琅。
謝琅的班主任也清楚這點,但她還不確定特奧班老師們的態度。
或許謝琅只是這次考試運氣好,老師們都在內心評價這位剛轉過來一年的學生的真實水平,但是老師們心裡也清楚無論如何,年級前五都不是運氣好能夠考上來的。
起碼這孩子適應能力強,一班班主任內心有了答案。
他見過太多學生因為各種原因或者關係轉進樺中的,只有極少數人能夠適應樺中的學習節奏,大部分轉來的,之後又從哪來到哪去了。
來到樺中學習,氛圍緊湊的同時也會讓資質平庸的學生感到絕望。
純粹是智商上的碾壓已經讓青春期的孩子感到巨大壓力,更別提頻繁的考試了,試想一下,周測,月考,一次次的排名都會貼在黑板旁邊或左或右的公告欄裡,狀態的起伏,階段時間學習的放鬆,都會導致排名下滑,進而影響心態。
這道題會麼?齊藍將題目抄在草稿紙上,寫下這句話,而後推給謝琅。
晚自習的第二節課,全班都很安靜,只聽到教室外面的蟲鳴。
謝琅接過草稿紙一看,這題有難度啊,不過還不夠難。
思考了一分鐘左右,謝琅把答案和解題過程遞給了齊藍。
厲害,齊藍畫了一個小小的大拇指,而後又問了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