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旁黃曉魚,任盈盈,墨玉,劉茜茜,愛麗絲,甚至是蔡琰等,亦是如同某人一般,一邊在馬背上搖擺顛簸,一邊還控制著一道真氣在自己的掌間不斷地婉轉游移。
身後邊,除了呂布,黃忠,許褚,典韋等幾員猛將之外,另有一萬大軍跟隨。
放眼望去,那軍陣便如同一條巨蟒一般,自山谷過道間緩緩穿行而過。
此時的趙昊正在回京述職的路上,身為朝廷的大將軍,這一年多以來,他畢竟是主掌著北伐之事,不管勝敗也好,違抗君令也罷。
雖然趙昊並不怎麼將漢室皇廷的小皇帝放在眼裡,但如今北伐之事已經暫時告於了段落,他自然也該回到長安去交待交接一下。
趙昊在這一年間,為漢室皇廷立下了滔天功勳,將整個漢朝的北疆之患完全肅清,可謂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開古往今來之軍功大事,就算是與冠軍侯等人的功績相比,也是不遑多讓,甚至還猶有過之,幾乎可以跟韓信相提並論了。
韓信是誰?
其功績,早已名傳千古,寫于丹青史書,被後世之人所傳誦。
然而,其下場卻也並不是很好。
只因其功績卓越,被君王所忌憚,雖有從龍扶國的大功,卻也難逃狡兔死走狗烹的命運。
那所謂的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刀兵亦不死的三不死帝王承諾,到最後更是淪為了一個笑話。
蓋世英雄,最後竟然也生生被呂后這麼一個女人,用白綾,一丈紅之類的玩意兒給吊死在了宮中。
念及於此,按照古往今來比較流行的說法,與許多經典的故事發展的橋段來看。
此時的趙昊所立下的功勳貌似也是高了點,似乎有點功高蓋主的意思。
恩~當然,其實眼前的漢朝正是處在衰微的末期,那漢獻帝劉協才是個不足十歲的孩童,本身也沒有什麼功績可言......
北伐之事業已完成,此時的趙昊已經不能用軍功卓越來形容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外擊異族,為漢朝開疆拓土,可保帝國北疆百年,甚至數百年之內,都再無外敵之患。
說句功蓋當世,也是一點都不誇張的。
這種情況下的趙昊,毫無意外的便處在了風口浪尖之上,雖然他現在還未曾回到長安正式述職表功。
但其功績,卻早已在大漢疆域之中廣為流傳,名望之盛,天下間竟也無可出其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