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煜略略思索了一陣,道:“皇上容稟,自我朝太祖皇帝立國以來,外患就是北元,至成祖一代,我朝雖屢戰屢勝,招降和互市之法都用過了,但蒙元對我朝邊境的侵擾總是死灰復燃,這不得不說,我大明為此事耗費了錢糧和軍力無數!”
崇禎和王承恩聽著點了點頭。
楊煜又道:“這些遊牧民族歷朝歷代都在扮演強盜的角色,無論怎樣揍他們,揍得多厲害,只要隔一段時間他們就忘記了,從來沒人給過他們刻骨銘心的教訓。我這次要建奴賠償戰爭款,主要是告訴他們,要打,隨時奉陪,但是後果他們得背起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他們產生懼怕,以後再不敢輕舉妄動了。”
崇禎沉吟道:“這樣或許有點道理,但是忠信你為什麼不直接打到他們的老巢去,逼他們稱臣呢?”
楊煜笑道:“建奴騎兵多啊,他們只要打不過就跑,我們是追不上的,一支箭最具震懾力是在引而不發的時候,我們不去打他,目的就是讓他們從心裡感到懼怕,讓他們自覺的老實待著。假若真打了,他們打不過就跑,我們把他們的家打了,他們以後就會破罐子破摔,學李自成和張獻忠那樣,到處流竄了,那時反而麻煩!”
崇禎和王承恩聽得直點頭,李、張等賊的難纏之處就在於流竄,竄到哪裡哪裡糜爛。崇禎當然不希望建奴也這樣來,還是老實的呆在遼東好。
王承恩見二人一直說話,忘了飲酒吃菜,忙勸道:“楊侯吃菜,邊吃邊聊。”
崇禎笑道:“對,正該如此。”他舉杯與楊煜對飲了一杯,剛放下酒杯,又忍不住問道:“李、張等賊流竄各地,剿滅極難,忠信可有良策?”
楊煜回道:“亂賊之禍,在於愚民或者裹脅,要對付他們,就得反其道而行之,他們愚民,我朝就教導百姓,不要輕信反賊的話,亦不要怕反賊的裹脅。反賊沒了無知百姓的盲從,他們就會越打越少,最終滅亡。”
崇禎道:“這個教化不易啊,恐怕難收成效!”
楊煜道:“說難不難,說易不易,我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教化百姓當然不用盡指望用聖賢書,梧州府的百姓就能深刻的認識到亂賊是不可信的,亂軍的那一套放在梧州府,末將就敢說他們行不通,因為梧州府這些年來一直在民間上演戲劇,透過演,唱,解說的方式告訴百姓,亂賊其本質就是強盜而已!”
崇禎動容道:“哦,梧州府有這樣的劇團麼?如果透過戲劇來教化百姓那效果真要比用書教快多了!忠信啊,何不召劇團來京,演一場給朕看看,朕好再作定奪。”
楊煜躬身領命,道:“劇團本就是末將組建的,年前定讓他們到京開演就是!”
王承恩笑道:“劇團之事,咱家聽馬璽提過,確實是教化百姓的一條渠道,嗯,今年皇莊的紅薯試種結果出來了,產量果是高,屆時劇團來了,隨便連種植紅薯也一併推廣了。”
崇禎喜道:“大伴此法可行,若天下百姓有了正確的認識,朕又有高產的作物給他們種植,何愁百姓不安心種地?”
楊煜也聽得向王承恩豎起了拇指。
……
自從楊煜拉回巨量的銀子後,朝堂就更像個市集了。各部都爭著上奏要花錢的各項事務,福王朱常洵的遇害暫時被拋到一邊,開封的被困好像也變得了沒那麼重要。戶部尚書倪元路,挺著一張死人臉,誰也不接話。增加國庫的收入,無非就是開源節流罷了,倪元路開源開不到,節流倒是做得到的。
不過,錦州城的有功將士與霹靂軍的賞賜崇禎是抓住時間發放的。崇禎也是第一次對將士的封賞沒打折扣,這一次如數發放。這令祖大壽和曹變蛟等武官相當高興,他們圍著楊煜相互道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