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唐墟> 第二百五十七章 真要遷都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五十七章 真要遷都了

說是引路,那侍衛也不敢走在徐溫前面,況且吳王府徐溫也不知來過多少回了,不說閉著眼睛也找到吳王寢殿吧,可至少不會迷路。王府的侍衛隨行,不過是顯得徐溫知禮守禮罷了。

約莫半個時辰後,徐溫神態安詳地緩步走了出來,面色依是謙恭和煦。門前的侍衛們依舊跪下恭送,徐溫也照舊欠身回禮。

上了馬車,葉雙全充當起了馭手。他可不敢在王府前造次,辮子都沒敢揮,只是輕輕抖了抖韁繩,不緊不慢駛出了廣場。

徐溫在車廂裡閉目養神,想到方才小吳王一臉的驚恐加無奈,不由得微微一笑。

淮南原本有兩位牙兵指揮使,一個是左牙指揮使張顥,一個是右牙指揮使徐溫,兩人稱得上是老吳王的左膀右臂。去年徐溫張顥聯手發起那場兵變,剪除了小吳王的羽翼,徐溫給自己封了個大都督的職銜,主動辭去了右牙指揮使的職務。不過也沒有人敢接任,故而右牙指揮使一直虛懸,而左牙指揮使張顥就成了王畿之地軍權最重的人。今日張顥既然已經“伏法”,左牙將領又都被徐溫收服,淮南左右牙兵十幾萬人,也就順理成章地都歸到了徐溫麾下。小吳王只得再給徐溫封了個官職,牙兵指揮使,倒也簡單明瞭。

中唐以來,藩鎮之中,藩帥最為親厚的部隊,便是牙兵。大將出鎮,例建牙旗,仗節而行,因而官署稱牙,其親率之兵便是牙兵。不但軍餉優厚,而且能父死子繼,代代相承。因裝備精良、操練有素,故而戰力強悍。每一鎮的牙兵,數量多寡不等。淮南已經十幾年未曾打過大仗,牙兵年年徵募,極少減員,故而有十三萬之眾,佔了淮南兵力的大半。

徐溫得封牙兵指揮使,無論從名義上還是實際上,都抓住了這支足以督定淮南江山的部隊。今日之後,在淮南地面上,再也沒有人敢說徐溫武略不足了。

次日一早,大都督府貼出安民告示,昨天的一場騷亂,是因為張顥謀逆作亂,咎由自取,與城中百姓無干。

有些膽子的大的百姓,一大早在街上看到了安民告示,一開始將信將疑,及至後來看到街面上巡邏計程車兵並未比往日多多少,也並未顯出凶神惡煞的樣子,這才相信大都督解決了張顥之後,並不會傷及無辜。

而徐溫昨夜謁見小吳王,除了接受了那個小吳王不得不封的牙兵指揮使職位,還順手幫小吳王擬了一道王旨,正式將遷都大事告諭淮南諸州,並且加入了很多細節,最重要的一條,將揚州的名稱改回做江都,敕令徐知訓以廣陵將軍之職兼任江都刺史,一手操辦迎駕之事。明眼人都看得出,既然江都成了新國都,那麼徐知訓的“廣陵將軍”就做到頭了——京畿之地的守將,不是這麼輕易就能交到這麼一個二世祖手上的,徐溫的兒子也不行。遷都事宜塵埃落定的時候,也就該是徐知訓交出廣陵將軍印信的日子。徐溫在這個時候讓他兼任刺史,意思很明顯了,將來新國都的民政事務,還是要牢牢握在徐家人手裡的。

喜歡唐墟請大家收藏:()唐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