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提前訂購,現在又要捐出去,訂購時和負責的工廠老闆說的是衛生用品本來打算捐給老家貧困學校學生和一些支教的老師,而酒精爐廠家說的是,網店採購。
地震後打電話給他們,說要捐了這筆物資,讓他們有人問對外就說她是災後才採購捐助的。
江雪做的這一系列事情,如果真的被有心人關注到,不知道會怎樣懷疑。
但她還是要做。
做好這些,江雪就和s市區的志願者們抵達了災區外圍,受災最嚴重的地方已經被徹底封城了。
她和志願者們一起照顧被救治出來的災民,江雪這麼多天聽到最多的就是哭聲,哭這破損的家園,哭已經失去的親人。
志願者們背過身去,忍不住跟著落淚。
因為江雪帶著相機,會拍照,負責人看到江雪拍的照片,把她分配給一同過來的記者。
江雪和這個記者一起去受災中心地帶,江雪看見了滿目瘡痍的建築,被挖出來的人。
開裂的牆壁破碎定格的時鐘。
廢墟裡的相簿。
嚎啕大哭的母親,抱著孩子屍體的父親。
按下快門的時候視線模糊,但是鏡頭卻清晰的記錄了下來。
她整整在災區待了二十多天。
她拍的照片,被一同的記者發了回去,刊登在一些報紙雜志主流媒體上,讓關注的人,看著照片一起為這座城市揪心。
六月初,她提著行李直接回到了老家的縣城,參加中考之前的體育考試。
楊老師看著風塵僕僕,行李箱鞋子都是灰土,整個人也比較上次的幹淨整潔也變了樣子的江雪,滿臉不解。
但是考試時間臨近,只能讓江雪和同學一起先考試。
考試結束後,聽江雪說她從蜀地災區趕來,楊老師看她的目光裡有敬佩,有震驚,然後就是心疼。
“你這孩子。。”楊老師不知該怎麼說,指責她不該,在大愛面前他說不出口。
只能深深的嘆了口氣,說了句:“好孩子。”
考完試,江雪沒有等成績出來,而是坐車回s市,在車上,江雪堅定了一個信念。
我要賺錢,賺很多很多的錢,同時也要幫助很多很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