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沒有叛逆的理由。
我在學校的成績還是不高不低,不過卻是一路讀京都最好的小學,初中。
感謝有個在京大任職,國家重點單位任職的老爸。
讓我作為子弟子女,沒有任何升學的壓力。
從小學開始,我就表現出了驚人的運動天賦。
長跑,短跑,跳高,游泳,就連跳繩我都代表學校拿過獎項。
我被選拔走去集訓隊了,準備走體育為國爭光這條路,訓練太過枯燥,當愛好變成了一成不變的訓練,我對運動的喜愛日益消耗。
做這件事並不足以讓我快樂,我選擇了放棄。
父母依舊尊重我的選擇,沒有責怪我。
上學的時候,經常會被問到,你的夢想是什麼。
長大以後想做什麼。
我的回答是一直在變化的,我對世界充滿好奇,所以導致我沒有長久的想做的事。
我嘗試過,我會很多東西,同時,又沒有一樣是精通的。
我有時候也會自我懷疑,自己會不會太沒有自我價值,我和我媽說,說我的困擾,“你為什麼不像于娟阿姨一樣,給我報補習班,要求我必須考年級前幾。”
媽媽笑著說,“與其卷孩子,不如卷自己。”
“父母的終點是你的起點,你要感謝你比較會投胎,起點比很多人都要高,因為我們站的夠高,所以我們對你沒有過多的要求。”媽媽是這樣說的。
父母太過佛系,不過話雖然是這麼說,他們不會要求我讀書,但是他們自己都在堅持讀書,從小跟著學,比起電子産品,遊戲電視,閱讀成為習慣,所以我的閱讀量很廣很雜。
除了不利於考試,我思維跳躍,我博聞強識,文理兼通。
人緣很好,在班裡做了幾年的班長,同學都很信服我,在班裡一呼百應。
老師同學都覺得我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
同時我看過很多山川,行了很多的路。
這些書,這些路,可能與我的未來無關,但是卻讓我學會了思考。
父母同樣也不會要求我有自己的價值。
想學什麼就去學,花大價格,找最好的老師,父母不求回報的讓我必須學出什麼名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