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她的年齡增長,用她媽媽的話,秦悅怎麼越長大,越不聽話了。
長大的她開始有叛逆心理,她開始思考自己的生活和價值。
她不希望過父母安排好的日子,而是選擇更自由自主的生活方式。
她和父母會有一些觀點上的差異,與父母的思想相左,她開始有想反叛父母證明自己的沖動。
她也確實這麼幹了。
初中踩線上了重點高中,高中開始吊車尾。
會頂嘴,會賭氣。
“你再這樣下去,就送你出國了,不然你這成績,可能也上不了國內好的大學。”媽媽憂愁的說。
好,我要出國。
她肯定得對父母說。
輪到父母開始討論這種可行性。
她像被困住的鳥,期望出國後能放飛自我。
一開始出去,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自由。
語言,食物,她的瞳孔,發色,都和這個國家本土的不一樣。
她有點後悔出來,有點想家。
想爸爸,想媽媽。
但是少年人的驕傲,不會讓她把這些示弱的情緒告知父母。
她慢慢的也習慣並且熟悉國外的日子來。
她開始參加社團,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組建樂隊。
她在樂隊裡擔任女主唱,她小時候學的樂器又被她撿起來。
她又學了新的樂器。
她和樂隊裡最帥的貝斯手談了戀愛。
她的青春變得耀眼,又張揚。
她大學選了一所藝術院校,沒有按照父母的意願,她先是學音樂,又覺得自己天賦不夠,轉專業到傳媒專業學編導。
畢業後工作一年,她又繼續讀研,一邊讀研,一邊工作,研究生畢業後,電視臺實習工作了一年多,實在太想念媽媽做的飯,因為年齡漸長,心態平和了很多,叛逆被成長磨平,從而選擇回國。
回國後,她進了當地的電視臺,她成為了一個年輕的編導。
她的個人社交賬號從初中就開始經營,這些年在國外,依舊在分享著自己的生活。
她在家裡翻看她媽媽的相簿看到了一組在煙火下拍下的四人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