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靈根就是隻有一種屬性的單一靈根,靈根非常充裕,修煉速度比普通的真靈根快數倍,而且在結丹境的時候沒有瓶頸,算得上是有些人口中“開掛”的存在。
當然這些靈根屬性不僅僅是侷限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上,還有著很多其他屬於自然界元素的神奇屬性與力量,冰、風、雷、陰、陽、空間、時間、言靈等等,還有更多的屬性,等待人們去發覺。
而具備那些後者屬性的靈根,便是變異靈根,變異靈根就是兩種或者三種五行屬性混在一起,被異變和昇華的靈根,有雷、冰、暗、風,雪等等許多不同的屬性,修煉速度完全是不下於天靈根。
一個人具有變異靈根的機率,要遠遠小於這個人具有天靈根的機率,一般變異靈根之中也會存在強勢和弱勢得靈根,雖然是變異,聽起來會很強,但是有些屬性天生就比較強大一些,有的屬性,就會相對弱小。
而超出變異靈根的,還有一種,那邊是超靈根,分為日靈根和月靈根,日靈根是向善之體,月靈根是邪仙之體,修行速度是變異靈根的百倍,天生靈根與天賦卓絕並不是最可怕得事情,最可怕的是可以在出生的時候就開始自體修煉。
不過這種靈根,相對而言,就是少之又少了,而且沒人會把自己擁有這種天賦給說出來的,這世上存在一種邪術,便是奪取他人的靈根而安到別人的身上,手段極為殘忍,超靈根的存在對於培養下一代來說,極為有效,一般情況下,在察覺到小孩子的靈根所屬之際,親人是決計不會在他成長起來之前將之暴露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混沌靈根,即是全屬性靈根,無論修哪一屬性,其它屬性都會跟著漲,修習能力遠超天靈根,天雷也會格外照顧此靈根屬性的人,一般在渡劫的時候比較艱難,修道史上也不是沒有過混沌靈根的修道者,修道開始便是一路順暢,最終卻因為抵擋不住天雷的強度而隕落,或者說是靈根破碎,再無法修煉,不過渡劫極難,混沌靈根所獲得的天機運道也會超越其他靈根。
還有融合靈根,即融合靈根能融萬物,陰陽之氣、五行之靈,只要吸收得當,都能化為自己用。所以但凡周圍有靈氣,靈脈,甚至於某人突破進階,引天道金光灌頂,都能被融合靈根化去一部分。
與其說它是靈根,倒不如說是一種特殊體質。融合靈根幾乎是為煉器而生,當別的煉器師還在遵循五行相剋原理,不敢把相剋的材料鍛造在同一件靈武中,以免爐爆器毀時,此靈根人卻能完美地把這些屬性融合,將靈武最大的威力催發出來。
但俗話說的好,凡事有得必有失,有利必有弊。融合靈根的人血肉能增進修為,或煉製逆天丹藥,一旦為人發現便為各方追搶物件,同樣與擁有超靈根之人有著一樣的顧慮。
而說到此處,就不得不說出另外一個詞,那邊是慧根,而慧根就是人在修道一途上的領悟性,沒有慧根,人的領悟性悟性就很慢,有慧根的修仙者在突破瓶頂的時候就會很容易,但不容易查出來,最少要在化神境才能夠看出來。
此時外邊那兩個人的話還沒有停下來,竹詞企圖動作未果,心中一時半會沒有什麼想法和對策,是被那兩個人的話逐漸吸引過去注意力。
而聽得那兩人的話,竹詞似乎對於這段時間崑崙山所發生的事情有了一個基礎輪廓。
在昆玥和竹詞等人都離山後,先是碧海從冰湖中闖出來,順手在崑崙山大鬧了一通才是揚長而去,回到南海中繼續鬧,雖說碧海之前在崑崙山中只是順手鬧了鬧,但碧海是誰,壁好歹也是一種異獸,它如若是恢復本體形態,別說是隻是在崑崙山鬧了一鬧,就算是隻在崑崙山內到處打打滾,破壞力也不容小覷了。
這個時候昆玥許是得到了訊息,打算回到崑崙山處理,卻是被軒轅禍給纏上,兩人打了一架,昆玥受傷,趕回崑崙山的時候卻是感受到南海上屬於碧海的氣息,再去南海的時候,卻是著了狐言的道,被狐言斬殺在南海上。
而花以那個時候似乎是在閉關,對於外界的訊息並不曉得,至於其他人,竹詞跟故緒當初在仙界躲避軒轅禍,後而進入了荒蕪境中,而北袖跟玖靈應該是回了星辰殿,嵐燼是去了桃林找醒燭,而黃極是因為崑崙山的事情出來找昆玥,卻一同被困在南海,後來運氣好沒有被狐言一併斬殺,竟是沒有一個人留在崑崙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那個時候,出了林晁這麼一個人,他入山時間並不算是特別長久,竹詞對他也不眼熟,也不耳熟,據說之前在沒入山的時候,是個官宦子弟,年幼時遇過幾個修道之人,對於修道一說有些瞭解,所以崑崙山所設的入門考試對他來說也不算多難,而且還取得了特別好的成績。
崑崙山受損嚴重,但幸而都是建築物被搗毀,門中弟子和普通長老未發生傷亡,只是有些情傷,但是黃極不在山中,久久未歸,無人可以取出那般鉅額的銀兩去找人來修繕山中建築,有些弟子沒有居所,只能宿在廢墟山野中。
雖然大家都是修道之人,入門便是築體煉神,但是長久這般下去也不是特別好,林晁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動用家族中的勢力,花費巨資請人來將山中的損失建築一一補好,甚至於是在原有得基礎上改了不少。
簡單來說呢,就是那林晁在崑崙山受損嚴重但是主要人物都不在的時候,斥巨資將山中的虧空慢慢填補了起來,然後這麼一個人在山中就是慢慢出名了起來。
但是對於後來歸山的北袖等人,是不太瞭解的,只是聽說過,卻並沒有具體瞭解。
崑崙山自屍腐之氣遍山後,就是元氣大損,早一代弟子不是在大難中死去,就是雲遊四方,或者是退出崑崙山,後來招收的弟子,雖說數量不少,但卻也是因為崑崙山的境遇,而多是些浮躁之人,難成大事。
那些人將林晁追捧起來,豈知是正對林晁之意,他本就是在崑崙山聲名大跌的時候專程趕來,一直沒有多大作為,卻是一直在等著一個契機。
碧海那一鬧,正是成就了這個契機。
喜歡斷琴長歌請大家收藏:()斷琴長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