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九枝燈> 第126章 脈脈 回還晝夜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6章 脈脈 回還晝夜生 (1 / 2)

第126章 脈脈 回還晝夜生

大雪斷斷續續紛飛了兩日, 路上行人漸少,只有一匹快馬在奔騰,原是有東京裡的文書到了。

雲鶴在判廳辦公被叫去了州廳, 隨著他而去的還有從門外緊趕慢趕來的兩位判官,到了之後, 葉初請他們下座, 吩咐書吏上茶, 一人下發一張吏部下的告身文書, 這文書像邸報一樣,下發是為了讓一路驛站為官使提供方便。

也只是官員另外的斂財手段罷了。

只雲鶴與葉初對視一眼, 他們看見人名後還是鬆了口氣,兩人眼裡都帶有喜悅二字。

那趙判官問,是否開始準備東西以用來迎接觀察使。葉初只答:一切從簡。都是兩廉官, 不用那些虛禮。

來的是這兩個人, 不知自己叔父他們在朝中下了多少功夫。

似乎在提醒他們,有些該做的事便該做了。

來的兩個觀察使,是禦史臺中丞夏朝帶著前歲被左遷出京的監察禦史理行孫簡來巡檢。巡的是什麼,在座的不在座的大家心裡門清,巡的自然是地方財政, 地方刑事訴訟,地方倉儲農業水利。

尤其是睦洲才遭淹了兩個縣,何況還有藥死災民一事,雖說蔡家推脫是奸奴害主, 事實還有待商榷。

要說這孫簡上諫言實在是直白可愛, 惹得皇帝不快,當時剛升遷不到一月便被貶了。

當然,當時的吏部尚書還是孔韋, 這老家夥便是權貴一派的代言人,是蕭黨。

皇帝一提,他便使人參了孫簡,甚至還參了推舉孫簡升遷的禦史中丞楚華,孫簡氣得在朝堂之上便摘了帽子,匍匐在地上,不起來,又高聲喚道,“陛下,若是繼續橫徵暴斂,窮奢極侈,棄天下百姓於不顧,天下之人定不忍陛下久矣,恐有反民。”

皇帝氣得臉色鐵青,偌大個朝廷,就沒有一個人敢說話,直到雲老相公站出來,緩和了氣氛,這才將孫簡提起站住,但皇帝還是不悅,直到升朝尾上還是將孫簡降了職,孫簡鐵青著臉謝恩,待散值後只向雲老相公拱了拱手便摔袖子離開了。

雲鶴沒進入朝廷之前,便聽說過這位諍臣的事,在當時還是硬生了敬佩之心,畢竟不是誰人上諫都可以如此直言不諱,棄自己前程於不管不顧境地,只為勸一國之君節儉些。

而且這孫禦史,向來是見誰不公便彈劾誰,朝廷上能參加大會的有名有姓的官員,從沒被他上本參過的恐怕兩手之書,得罪的人也不可勝數,故而惹得皇帝大怒也沒人給他站出來求情。

祖父評價他,待千載史書上,此人定是本朝第一諍臣。

但是雲鶴他確實只耳聞過,沒見過,故而看到孫簡這名字時都反應了半晌,幸得他記憶超然,還能回憶起這人是誰,只他不知這人是什麼時候調回京的,還是官複原位。官場的變動太快了,想來是這人的升遷沒有什麼意義,或者說,對雲家對蕭家都沒有什麼影響,故而任意一封東京裡來的信都從未提及過。

葉初看出了他的疑惑,也對著另外兩位正在思索的判官道:“這夏中丞本官未曾公事過,只這孫理行是本官同年,陛下親點的榜眼,只是剛正不阿一人,最是眼中揉不得沙子,故而一入廟堂便去了禦史臺。若是誰為了不被查檢自去討好於他,莫怪本官沒有提醒過。”

兩位判官高聲迎是後便退出去下發文書了,也給下面各知縣提提醒,免得不長眼的跑去巴結,倒壞了自己的名聲。

廳裡就剩下葉初雲鶴二人,葉初對著雲鶴微微頷首,目光透出殺伐之氣,果斷道:“世侄,時機已到。”

他也不講究官場那上官與下官之間的禮節,依舊以親近關系來稱呼。

自姚佑將蔡二抓了定了災民案後,又像是賣好似的將蔡二送到雲鶴手裡,讓雲鶴定下這強搶民女案。

雲鶴當時可不知什麼藥死災民一事,後面知曉了,雖有疑惑,卻還是同了夥。

借了葉初的勢,又加上姚佑的推波助瀾,才將毒害災民這事上至天聽。

二人關系就更近了起來,雲鶴也不再懷疑當時雨夜被行刺一事是葉初的手筆。

那蔡家求到轉運使與安撫使那兒,這兩人卻是權責受限,無法插手這事,涉及刑事的案件只有提點刑獄司長官徐安可以插。

但徐安先前替葉初將桐廬縣令自縊而亡的事抗了下來,沒有牽連到蔡家,也沒有牽授到葉初,可以說是兩全其美之舉。

但他想息事寧人,卻總有人想要攪起風浪來,一路上四個長官,大家夥互不幹擾公務,竟還有人插手了他處置知縣一案,又交由大理寺複查審核,惹得他急了,便也不想在這激流中獨善其身了。索性在這毒害災民案由葉初移交至他手裡時,他賣了雲黨一個好,將案子直接遞給了權知開封府尹。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