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三輔人感念老州牧的收留,也因此有了怨言。
後來趙韙受命進攻荊州無果,便屯兵朐忍,
而在其中本就是出身益州豪族的趙韙,
對於劉璋還在沿襲劉焉厚待三輔和南陽之民的做法,更是不滿,
這些外人分走了他們的土地,擾亂當地的治安,
從三輔而來的大族又侵害的了益州大族的利益。
而東洲兵恰好就是三輔大族的外在力量,
趙韙自然聯合當地的勢力打壓苛待之,
可三輔老秦人如何能屈服,加之趙韙先前領軍作戰時,故意讓東州兵送死的行為,
東州兵暴亂而起
面對東州兵的暴亂,趙韙為首的益州士族極力主張強力鎮壓,
而劉璋卻是不敢這麼做,因為這件事是劉焉臨死前親自交待好的。
東州兵可是劉焉廢了很大的力氣建立的一支強軍,
劉焉死之前,更是明確的告訴他,要用此軍挾制益州豪族。
畢竟他們父子也是外來人,不能只依賴益州勢力做事情,
要是隻依靠益州士族,將來被賣掉也不知情。
因而劉璋牢記父親的教誨,
非但沒有懲戒東州兵反而予以寬宥,
讓趙韙去安撫東州兵,
劉璋如此做法自然引得趙韙不滿,
雖然不得已去安撫了東洲兵,
但也在心中埋下了一根刺。
明面上無法直接打壓三輔人和東洲兵,
就在暗中使絆子,
在益州豪族的努力下,
三輔人在劉璋勢力中的地位每況愈下。
而沒有過多久,趙韙埋在心中的那根刺便爆發了,
他聯合益州豪族,荊州宗賊共同反叛劉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