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族細細的算了一筆賬,就算增加對佃農的徵收,最終算下來也是虧了,
於是這些大族們不爽了:
以前的收益能讓這我養好幾個小妾,數百個奴僕,還能供吾子去讀書,
現在佃農的人口增長了,
就要少養幾個奴僕了,愛妾的胭脂也要少買了,這怎麼能忍,將沒有的廢物趕走。
於是大族下令直接將多餘的佃農驅逐,一開始趕走少量的人還行,
可趕走的人多了便出現了反抗,
畢竟這點土地本就是從佃農手中巧取豪奪而來
如今佃農依附了大族,只求給個最後的活路,
到頭來最後的活路也沒有了,
這些成為佃農的百姓如何能答應。
百姓們不能答應,大族們更不能答應了,
於是起義和屠殺便開始了,
雖然到最後起義被鎮壓下去了,
但大族也發現直接趕人的辦法不行,
於是他們又想到了令一個減少人口的辦法。
他們買通官府出賣佃農頂替徭役,
隨著大量的佃農徵發,這些大族的收益又上去了,
更重要的是,這些佃農記恨的物件也由他們變成了官府,
可這樣絕妙的辦法沒有持續多久,漢朝開始衰弱。
這個辦法也漸漸不管用了,
於是這些大族開始另想辦法,來解決不斷增長的佃農人口問題。
可思來想去,最根本的辦法也只能繼續吞併土地,
可向那裡吞併呢?北面的襄陽,他們不敢,
東邊的江夏,那裡的世家也不弱,
至於西邊可是江水大峽哪裡有耕地。
唯有南邊的武陵可以拓展土地,
可武陵從秦時起便有五溪蠻肆虐,
加之被南郡排擠而出的的一些小族也在武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