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旋微微的點了點頭,
見金旋點了頭,董和思索了一下說道:
“若是其他官員的選拔標準董和尚不敢言,但若用校驗學識,不若用儒家經義。”
“儒家學說!”聽到儒家金旋有心要拒絕,但透過前身的記憶,在結合前世學過的一些知識,這事他也沒法拒絕。
自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天下幾乎已經沒有什麼大的學說流派,
而且儒家經過這數百年來的發展,融合一些法家的思想,
在加上漢朝不停的對儒家內容進行修改,各個大儒名士不停的往儒家學說中新增東西。
此時的儒家雖然還沒有達到明清那時鉗制士人思想的地步,
但也與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提出的儒家學說大為不同,拿來做統治工具極為合適。
可他又不想將此事就這樣答應下來,
若是走上這樣的道路想要回頭,便在無後悔的可能,
“既然漢朝這些名士大儒,能往儒家裡參雜私活,我未免不能修正裡面的內容。”
想到這裡,金旋看了一眼還在等他回答的董和,便笑著說道:
“此事不急,南中人才凋敝,識字之人尚且不多,提此事還早了一些,不若先辦起大學,而後在考慮這些事情。”
見金旋一時間沒有答應下來,董和愣了一下,心中有些奇怪,
除了儒學,主公還能選擇什麼?
可他便想到了金旋的擔憂,有中也同意金旋的說法。
南中的情況他也知曉,識字之人尚且不多,在如此情況下考驗儒學經典,確實有些操之過急。
既然考試不合適,那大學……
想到此處,董和又問道:
“不知大學中要教授何種學說?”
金旋聽到想了想,不知想到了什麼,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道:
“論語如何?”
“論語!”董和想了想說道:
“論語在大漢流傳極廣,其中皆是簡單言行之語,但又深含道理,確實可行,但不知主公要用和種論語?”
董和說完此話,見金旋臉上一閃而過的詫異之色,便急忙補充道:
“董和只懂得張侯論語,至於魯論語和齊論語,董和並未讀過。”
聽到董和要他選擇何種論語金旋愣了一下,隨即他便從前身留下的記憶裡回想起一些關於論語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