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他至少擁有五郡之地,又有黔中南中支援的他,
此時不但不需隱藏,還合用此物激勵屬下。
眾人看著放在金旋身前的那個閃著銀光的大鐵塊,
頓時回想起了金旋這兩年來的崛起之路,不論是那高產神奇小麥,還是天路和破車的爆炸之物,
眾人無不是心中激盪,覺得未來可期。
而蔣琬也是心意漸定:
“也許真有一日主公可入主中原!”
雖然金旋沒有什麼可以看到忠誠度的外掛,
但看著這些部下的神色變化,想來他們的忠誠也是向上長了幾點。
見部下心中憂慮漸消,金旋便說起了第二件事情,那便是選拔人才。
如今的他雖然佔據著偌大的地盤,但能用在高層的確實不多,
像是建寧郡郡便是因為金旋手下實在缺人,便將周圍幾郡暫時歸攏建寧治理,
不說太守這一層次的官員缺少,便是郡下的各個縣的縣令縣長,也無人任用,他也只能讓蔣琬幾人各想辦法,
可巧婦難做無米之炊,便是蔣琬,潘濬幾人能力再大,
奈何政令不出,無人執行,圖之奈何。
因而招攬人才之事迫在眉睫!
而在大漢選拔人在的方法無外乎是就那麼幾種,
其中最重要的兩種,便是察舉制和徵辟制。
察舉,舉孝廉,舉茂才,舉賢良方正。
當初金旋向蔣琬,潘濬,等人詢問是否有人人才推薦,
蔣琬認識一些才子,要是到武陵任職有一些人倒是同意,
可聽到要去黔中南中這樣的蠻族之地,這些人打死也不願,
畢竟上一個被劉表派到黔中的裴太守,死的過於悽慘,到現在屍體還沒有找到,
讓他們去更遠的南中蠻族之地,豈不是和送死一樣,
至於潘濬,他的老師宋忠倒是荊州大儒,門下弟子無數,基層官員遍佈,
本來要是潘濬能請的宋忠出面,未必不能挖的幾人,
可惜除了上面那些原因,潘濬向來剛正不阿,擅長得罪人,和他來往之人少之又少,
至於甘寧等武將,認識的能人也不多,推舉不了幾人。
唯一讓有所收穫的便是張戌:
“此人倒是向我推薦了幾個人?可惜張戌人微言輕,推薦之人大多都不搭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