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茅屋內走出兩人。
此二人一人稍長,一人面嫩,他二人見到婦人,拱手施禮後便緩緩離去。
竹林外
二人邊走邊談笑道:
“孔明也真是有趣,見到其姐便將我等趕了出來。”
“休要怪孔明,孔明三歲喪母,八歲喪父,又於兵荒蠻亂中與大兄走散。”
“後雖與其叔父避難於荊州,然孔明稍長,其叔父病逝,彼時孔明不過十五。”
“所幸其叔父與州牧有舊,其姐又嫁予蒯祺,孔明衣用無憂,其姐相助甚多。”
“唉!孔明幾多磨難,是我等不能比的啊!”
“也正因其身苦,方能有如今的孔明!”
“州平,庶軍務繁忙便先一步告辭了!”
崔鈞向徐庶拱了拱手,只見徐庶翻身上馬向北而去。
崔鈞望著離開的徐庶,搖了搖頭,住著柺杖繼續向前走去:
“孔明,元直皆是有大志向之人,可贊,可嘆……”
“世道艱難,何不做個山野之人!”
……
茅屋中。
正跪坐一青年,其人丰神飄灑,容貌甚偉。
只見此人不知何時從何處抽來一根竹根,敲向了一旁的孩童:
“諸葛均,休要亂翻大姐之物。”
那孩童吃痛之下,淚眼汪汪的看著婦人,婦人見狀微笑道:
“均兒尚且年幼孔明不必如此嚴詞訓斥!”
婦女說完,便從竹籃中取出一塊糖酥塞給了諸葛均。
諸葛均接過糖酥高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