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快,康熙走出來,大家也就停止了疑惑。
這一天,百官朝賀,各色的頌聖賦出爐,再加上官員們做的柏梁體詩詞,沒完沒了的奉迎吹捧,弄得熱鬧非凡。
因為是天子壽辰,官員們必然得進奉壽禮,一時間,殿內的長几上,擺滿了各色禮物,大部分是用黃綢包著的,還有的沒法包,直接在上面貼了黃箋。很多禮物是玉,玉雕,玉屏風,還有古董,商鼎,宣德爐,古琴,更有投其所好的,湖筆端硯,董香光的字畫……放眼望去,珠光寶氣琳琅滿目。
康熙漫不經心的瞧著這些東西,他是天子,什麼寶貝沒見過?就算是拳頭大小的夜明珠,也引不起他過多的興趣了。
忽然,他走到一件東西跟前,停下來。
“這是什麼?”他好奇地盯著面前蓋著黃綢布的架子。
太監李德全上前,掀開綢布,露出裡面的東西:竟然是一幅油畫!
殿內掀起小小的一陣波瀾。
康熙盯著那幅油畫,他笑起來:“這是誰畫的?”
十阿哥從百官中出列:“回皇阿瑪,這是兒臣畫的,是敬獻給皇阿瑪的壽禮。”
此時,八阿哥他們也看見了那幅畫,眾人均大為吃驚!
“這畫的是什麼時候的事?”
十阿哥恭敬答道:“畫的就是五年前的事,皇阿瑪您忘了麼?五年前在熱河的秋狩,有天夜裡聽說營帳進來了狼,把大家都驚醒了……”
的確,那幅畫正是畫的一個夜晚,只見營帳前亂哄哄的,有人舉著燈四下張望,有人忙於指揮,有人緊張得臉色發白,宮人們嚇得杯子摔在地上,還有年輕人興奮得磨刀霍霍、躍躍欲試……
康熙饒有興趣地盯著那油畫,他也看出,這幅畫和一般他所看見的繪畫作品不同,畫作是極具寫實風格的,人的臉孔身形,栩栩如生,彷彿直接照搬上畫面。
他忽然哈哈大笑,指著畫上的一個人說:“這不是鄂倫岱麼!看,他的脖子上都是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康熙這麼一笑,群臣都圍攏上來。
有的說:“十阿哥這畫兒,活像就發生在眼前!”還有的說:“可不是!你看,這個是李德全,這個是張大人,還有九阿哥八阿哥,都在畫上呢!”
胤禛和八阿哥對視了一眼,他們都看出來了,十阿哥這幅畫的靈感來自於倫勃朗的名作《夜巡》,如同倫勃朗的那幅名畫,十阿哥也選取了一個事件的切片瞬間,將一干人物的種種形態呈現於畫作之上,更妙的是。畫裡的每個人所呈現的神情,都十分符合他們平日的性格,比如鄂倫岱,是那種遇到小事情愛咋呼、但到了真正的危險跟前,就容易恐懼的型別,這一點同僚們都知道,所以畫作裡的他。睜著兩隻驚恐的眼睛。滿脖子都是汗,領子都被汗溼透了。而同樣在皇帝身邊,同樣身為武將。鄂爾泰的神色則非常沉著鎮定,他手握著刀,壓低腰,像是個老練的獵手。畫裡的李德全雖然慌張得臉色慘白。但卻緊緊跟在康熙身邊,很明顯他非常著急康熙的安危。張廷玉則披著一件大氅,手中還拿著書卷,很明顯他是在深夜閱讀中,被人匆匆叫出來的。年輕的十四阿哥匆忙拿過箭囊要出去。侍衛長德楞泰則抓著十四阿哥的袖子,那種神色彷彿是在勸阻他不要隨便出去冒險。
其餘人等,大到首輔大臣。小到侍衛二等蝦,無一不是活靈活現。有血有肉。
看著這幅畫,胤禛的心裡,卻突然咯噔一下!
他想到了一個問題。
以往畫工們的作品,雖然也有康熙出現,但要麼畫面裡只有康熙一個人,要麼,其餘人物都會顯得比例小很多,以此凸顯康熙身份的尊貴。
但是十阿哥這幅畫,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比例,雖然康熙站在畫作的正中,而且神態自若,那種臨危不懼的風範很令人欽佩,但其餘人的風采,一點都不亞於他,甚至因為角度的問題,站在十四阿哥身邊的德楞泰的臉,正好在某個光源之下,因此顯得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