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北這麼直白的捧了一句,又繼續追問道:
“那你怎麼想著跑到敬老院這邊來做義工呢?”
或許阿黛很久都沒有被同齡人誇好看了,她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心情頗好道:
“因為我在華夏接受治療的這段時間,被很多溫柔善良的華夏人照顧過,其中一位老人出院之後,就在這裡生活。”
“我身體好了之後,會經常跑過來看她。久而久之的,我也就習慣來這裡幫忙了。”
“可能是遠離家鄉的緣故吧,來了這裡後,看著這些爺爺奶奶們,我就有一種回家了的感覺。”
陳北點了點頭,心說這算不算是雙向奔赴和成就了?
“話說你的中文說的真好,是這三年學的,還是早就學過?”
“來華夏之前,我學習了一些簡單的交流用於。等到了華夏之後,我才開始系統的學習你們的語言和文化。”
“我真的太喜歡你們華夏文化了,你們這五千年來的文化太過於璀璨了,即便是窮極一生,恐怕都沒有辦法完全瞭解。”
“尤其是你們華夏的詩詞,真的太優美了,這個世界上就再也找不出第二種語言,能和華夏的語言相媲美。”
“你們擅長用極短的句子,勾勒出最美的畫面,有些語句美得讓我都不知道該如何去翻譯。”
“因為我覺得如果翻譯的不好,那就是對這些詩句的褻瀆。”
曾經就有外國學者說,華夏其實是一個偽裝成了國家的文明。
這一點在文化認同上表現的非常明顯。
為什麼那些能說中文的外國人,更容易獲得國人的好感,這其實就是一種文化認同的表現。
華夏文明發展到了現在,已經不再用血統圈定自己人了,現在大家看的就是文化的認同感。
你認同華夏文化和文明,那咱們就是自己人。
反之你雖然長著黑頭髮黃面板,可你滿嘴都是鳥語,還不停的說著別的文明的好,那你肯定得不到認同。
這種文化認同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壞的一方面。
它能讓我們的文化更加包容,更有生命力!
最好的證明,就是在這幾千年的時間裡,我們熬死了一個又一個其他文明和競爭對手。
至於壞處嘛,就是比較容易產生拉夫。
太容易向別人付出自己的善意也不能說是壞事,陳北只能說要仔細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