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票房6000萬!這是什麼概念?
當這個資料出來的那一刻,所有業內的從業者都沉默了!
一部青春偶像電影的投資成本能有多少?導演就算是絞盡腦汁的去折騰,又能花多少錢?
不需要什麼花裡胡哨的特效,沒有特別大牌的演員,甚至因為劇情的原因,都沒有炫富的情節,不需要租用什麼奢侈品。
這裡面最花錢的地方,應該就是拍攝用的裝置,以及那幾首歌了吧。
裝置是之前就已經買下來的,屬於長期投資,歌曲是陳北自己寫的,總之整個拍攝過程就突出一個省錢。
之前電影開拍的時候,劇組還開了個釋出會,那時候導演常明還在釋出會上信誓旦旦的聲稱,自家劇組拿到了千萬級別的投資。
聽見這個訊息的時候,好多電影從業者都在罵娘。
你一部新人出演的青春偶像電影居然有千萬級別的投資,投資人都瘋了嗎?
這錢都能花在什麼地方?就是每次都用001,也用不了這麼多錢啊!
等現在看見24小時票房之後,想罵孃的人就更多了。
6000萬啊!
誰家電影上映之後的24小時就能收回成本啊?
這是什麼概念,豈不是說從第二天開始,這電影的所有票房都是賺的了?
這年頭文娛市場,尤其是電影市場的行情不怎麼樣,大家都抱著不賠本就是賺的心思在做事情。
結果你突然跳出來,告訴我們電影其實很賺錢的,你這樣做是不是有點不禮貌了?
很多從業者都想問問,到底有沒有人管管這種破壞行業內部和諧的行為啊?
其他的電影從業者怎麼罵娘是他們的事情,那些有幸投資了新電影的人,現在已經高興瘋了。
這年頭誰投資電影不是戰戰兢兢的,這裡面的坑實在是太多了,不確定性也太多了。
就算刨除掉稽核之類的不可控因素,電影最後賺錢不賺錢,誰也不敢打保票。
大牌導演知名演員加盟的電影,投資上億的電影,最後賠的血本無歸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