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大師解惑。”燕不歸點了點頭天君席應的名字,已讓他對此事浮現出了些許印象。
“所以公子還請離去吧。”老僧勸道:“即便公子不怕那魔頭,若因此讓他誤會以至連累了周圍的鄉民,那就罪孽深重了。”
“大師言之有理。”燕不歸想了想,說道:“那就有勞大師替我傳個訊息出去,就說霸刀嶽山於今晚月上中天之時,在大石寺靜候席應,以了結舊怨。”
老僧怔了怔:“公子這是何意?”
燕不歸灑然一笑,悠悠道:“佛曰不可說,大師只管照辦就是。我保證你們明天就可以安然回寺。”
霸刀嶽山和席應有不共戴天之仇。
席應年齡要比嶽山小十來歲,出道較晚。
三四十年前,席應找嶽山挑戰,最終惜敗了一招。心中不忿之下席應便趁嶽山不在家的時候,屠滅了岳家滿門。
燕不歸決定當個好人,解決了席應。
幫這大石寺的和尚不想牽連周圍的無辜鄉民倒是其次。他主要目的是想著如果給嶽山報了仇,說不定可以跟石青璇討個人情,借那本《換日**》來看一看。
日漸西斜。
大石寺的和尚都已走的一乾二淨,只留下一座偌大的寺廟,空蕩蕩的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異常蕭索孤寂。
這寺廟規模不小。
由山門殿起,接著是天王殿、七佛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殿堂重重,雖及不上淨念禪院的結構複雜,造型優美,但亦是宏偉壯麗。
燕不歸粗略的打量一遭後,徑直來到了羅漢堂。
寬闊的大殿裡塑像羅列,分作兩組。
中央是數十尊佛和菩薩,以居於殿心的千手觀音最為矚目,不但寶相莊嚴,且因每隻手的形狀和所持法器無有相同,令人生出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感覺。
五百羅漢分列四周,朝向中央的塑像,形成縱橫相通的巷道。
燕不歸來此的目的,也正是這五百羅漢的雕塑。
原書中的徐子陵,曾在這些雕塑身上領悟出了九字真言手印的功夫。
如今他既然也來到此地,自是沒有錯過的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