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盛寵王妃之如星如月> 第二百八十九章 聖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九章 聖旨 (1 / 2)

蕭韋煊裝作不經意的避開程業華的目光,對著徐公公道:“徐公公,宣旨吧。”

“跪!”徐公公連忙領命上前開口,

見眾人跪下,徐公公方開啟聖旨上前,莊重的宣讀著聖旨中的內容: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聖仁廣運,凡天覆地載,莫不尊親;帝命溥將,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誕育多方,今順應天意,封朕之長子蕭逸墨為安王;三子蕭逸宸為宸王;四子蕭逸浩為康王;五子蕭逸遼為順王;六子蕭逸翔為逸王,七子蕭逸霆為錦王;另:自我朝建朝以來,茲有將軍府庇護我朝至此,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功勳累累,從不求封賞,高潔有意,每每思及此過往,朕甚感愧疚;朕在位期間,將軍府亦曾多次出征,護百姓保家國,其戰功顯赫,一直未曾受封賞,朕念其功績,感其忠心,今封大將軍程業華為華郡王,王位世襲,賜御匾,賞良田萬頃,黃金千兩,其嫡長子程千帆,聰明睿智,文武雙全,今掌管刑部,能力出眾,封為郡王府世子,欽此。”

一旨宣讀完,眾人心中瞬間激起一陣浪,這皇子們封王,他們可以理解,並且無話可說,可是這程業華一介將軍,雖然戰功顯赫,但是這封王是不是有所不妥?若只是封個候什麼的他們也無話可說,畢竟人家戰勳擺在那裡。

如今將軍府的權利已經夠大的了,流雨國的兵權幾乎三分之二都在程業華父子倆的手上不說,其中朝中六部也有兩部也在程業華父子倆手中,這本身就已經夠顯赫至極了。

皇上不但沒有打壓將軍府反而讓將軍府聖寵不斷,這聖恩比始祖皇帝對將軍府的恩寵更甚,根據史書記載,他們只覺得有過之而無不及。

若是將軍府要反,皇室根本就沒有反抗的餘地,功高蓋主的道理,難道皇上不懂嗎?沒有哪一個君主能容忍一個臣子的權利威脅到他的地位的。

從建國到現在,流雨國經歷了七位帝皇,將軍府更是從建國之初就伴著皇朝而生,歷朝歷代,將軍府他們雖然手握重兵,但是將軍府卻始終只是將軍府,官位從不曾上提升過,就可以看出歷代皇帝對將軍府的忌憚與打壓。

只是將軍府的根基從建國之初就存在至今百多年,可見將軍府根基之深厚才能在歷代皇帝的打壓下至今還屹立不倒。

將軍府經歷了歷代帝皇的打壓,將軍府的兵權也漸漸的分化了,只是根基擺在那裡,歷代帝皇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再者歷代帝皇雖然有心打壓的將軍府,但他們也算是明君,知道將軍府對流雨國的重要性,只要將軍府沒有謀反之心,他們也只是分化將軍府的部分兵權,並沒有想過要顛覆將軍府的存在,但先皇除外。

先皇在位之時,對將軍府的打壓加烈,甚至想要把將軍府的兵權全部收回來,只是當時程業華的父親小心謹慎,步步為營,始終沒有讓先皇得逞,但是兵權卻是被先皇分化了不少。

如今他們的這位皇帝倒是好,登基之初就急著把兵權集中回在了將軍府的手中,不但不打壓將軍府,還對他們聖寵不斷,如今更是生怕朝臣反對,尋了這麼個機會,直接向天下百姓宣告封王聖旨,不給朝眾臣任何反駁的機會。

皇上卻從不曾在朝中透露過半分這樣的心思不說,還防著他們反對,一時之間,眾臣的心中五味雜陳。

他們以前不是沒有人向皇上提出過分化將軍府的兵權,可是每回都被皇上以各種理由給擋了回去。

也不知道先皇若是知道他好不容易分化了的將軍府兵權,在駕崩後就又全部回到了將軍府手中,手中掌握的權利甚至比以往更甚,不知道會做何感想。

現今,他們其中倒是有人想站出來反對的,可是聖旨已下,還是當著天下百姓的面宣告的,斷不可能要一國之君的皇上當著天下百姓的面收回聖旨,做出出爾反爾有辱聖上顏面的道理,因此他們心中即便有什麼心思,也得憋著,也得違心的跟隨大眾附和一句 皇上聖明,

面對蕭韋煊今天的舉動,程業華有些無奈的按按太陽穴,這事也難為了蕭韋煊暗自計劃了那麼久才尋得這麼個機會,難怪蕭韋煊今天要親自出宮,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吧,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那他這會是不是該回宮了?

正這麼想著,果然程業華耳邊便響起了蕭韋煊的聲音:“大理寺少卿何在?”

重要的事情辦完了,那麼接下來的煩心事,他讓底下的人去辦就好了,不然養著他們幹嘛?

“臣在。”大理寺少卿楊羧聞言,連忙邁步上前。

這位大理寺卿是蕭韋煊新提拔上來的,二十出頭,是三年前的科舉狀元郎,倒是有幾分能力,之前外放立了功,前段時間前大理寺少卿被罷了職,便把楊羧召了回來上任。

“昨日華郡王及其世子被刺殺一安,牽連到公主府,京兆府提交給朕的證據牽連甚重,不僅與刺殺一案有關,還與他國有牽扯,朕命你即刻前去把榮淑公主及其駙馬關押大理寺大牢,公主府其它人員在此案水落石出之前不得離京半步,此事由大理寺與京兆府共同查辦,不得有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